有人說:校長在全體教師會議上,再三強調老師不要體罰學生。他寧願教師教學成績平平,也不要老師爲了成績體罰學生。對於這位網友的說法,我相信並不是個別的校長這樣說,而是大部分校長都是這麼認爲的,也都會在大會上這樣強調。爲什麼校長那麼怕老師體罰學生呢?

教師體罰學生,家長投訴學校。

在我小時候,老師體罰學生的現象時有發生。老師在學校打了學生,並且順帶着會對學生說:“回家告訴你爹,我爲什麼打你。”學生回家以後根本不敢把自己被打的事情告訴家長,甚至害怕老師把體罰自己的事情告訴家長。因爲家長知道了事情的經過,可能自己還會挨一頓揍。老師打了家長打,在當時是普遍現象。現在的家長並不像上世紀家長那樣,他們並不希望老師體罰孩子,家長們希望老師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希望老師用語言感化孩子,通過批評教育使他們改正。現在的家長維權意識很強,如果老師體罰了孩子,不是去找校長,就是投訴學校。去找校長還好說,校長安撫家長,並且對老師進行批評教育。如果家長沒有通過學校直接去教育局投訴老師和學校,那麼學校和老師就會喫不了兜着走。

如果學校出現了嚴重的體罰事件,會影響學校評優。

現在的學校評優工作,不僅與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有關,還會參照學生家長投訴情況。如果學校被投訴了,就會扣學校的分數,具體扣多少分,不同的地方應該有不同的標準。學校的評優,關係到校長的評優,也關係到學校每個老師的切身利益。獎勵金的發放會分爲三六九等,給學校分等級的依據是什麼?當然就是量化的分數。因爲關係到學校的榮譽,又關係到老師的切身利益,領導當然怕老師體罰學生。

不體罰學生是師德底線。

前幾年,因爲老師體罰學生被家長找到學校的現象屢見不鮮。老師們喫一塹長一智,雖然有時候被學生氣得牙根癢癢,也忍着不動學生一手指頭。動他們一下,即使沒有打壞,也會惹來沒有必要的麻煩。學生學習成績不好,最多別人說教師教學水平不高,既不會扣工資,也不會挨批評。所以現在佛系的老師越來越多,不是因爲老師不負責任,而是萬一體罰學生責任重大。學生不寫作業,老師也不能跟着回家去看着寫;學生不認真聽講,老師也不能讓他站着聽;學生搗亂擾亂課堂紀律,老師也只能批評教育。難免有個別學生登鼻子上臉,課堂上和老師頂嘴,影響別的學生上課,老師也只能是生一肚子氣,無可奈何。

這個校長說的一點沒有毛病,體罰學生可能暫時提高班級成績,帶來的負面影響卻很多。可能會對學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傷害,也對學校的榮譽造成一定的損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