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戰結束後,航空研發領域開始向噴氣機時代邁進。作爲首屈一指的航空強國,蘇聯也很快擁有了首批噴氣式戰鬥機米格-9。由米高揚設計局研製的米格-9充分藉助了德制發動機技術,並且將蘇制戰機的"暴力美學"展現得淋漓盡致。值得一提的是,米格-9還曾經短暫裝備於中國空軍,也是我國裝備的第一款噴氣式戰機。

追溯研發歷史可以發現,早在1945年,蘇聯就開始對繳獲的德制噴氣式發動機進行仿製研發。起初,蘇聯研發人員希望直接以德制Me-262和He-162兩款噴氣式戰鬥機爲模板進行仿製,但由於自身技術實力不足,仿製工作很不順利,米高揚設計局最終不得不另起爐竈,重新確立了新型噴氣式戰鬥機米格-9的研發項目。在裝備了兩臺充滿德國元素的BMW-003渦噴發動機之後,米格-9採用了獨特的平直下單翼和前三點式起落架佈局。根據相關測試來看,它的最大飛行速度達到0.85馬赫,實用升限爲13000米,航程800千米。可以說,在早期的噴氣式戰鬥機中,米格-9的性能可圈可點。

特別是在武器配備方面,戰鬥民族針對美製轟炸機進行了量身設計。因爲在二戰期間,美軍正式通過皮糙肉厚的重型轟炸機對德國、日本進行了戰略大轟炸,一般採用小口徑機炮的截擊機很難徹底將其擊落擊毀。考慮到這一點,米高揚設計局除了給米格-9安裝了兩門23毫米口徑火炮之外,還直接在機頭安裝了一門37毫米機炮,堪稱火力十足。

在設計定型後,蘇聯一口氣批量生產了上千架米格-9。除了蘇聯空軍之外,新生的中國空軍也很快成爲了米格-9的首批海外用戶。特別是在1950年,中國空軍先後接收了數百架米格-9,將其作爲空軍主力戰機。然而,在朝鮮戰爭期間,米格-9在可靠性、機動性等很多方面都差強人意,在實戰中也完全被美製F-84戰機碾壓。要知道,當時米高揚設計局已經研發出了更爲先進的米格-15戰鬥機。在中蘇雙方溝通洽談之後,蘇聯方面也很快做出了補救措施,爲中國空軍裝備了6個師、372架米格-15戰鬥機。

此後,作爲過渡機型的米格-9也逐步被封存,直到1959年全部退役。儘管說米格-9作爲一款早期噴氣式戰機,在性能上還有很多缺陷。不過,它還是爲中國完成噴氣式空軍的轉變做出了重要貢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