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了幾千年的種麥神器,耬,還將繼續服務於農業,造福千秋萬代。

我國的中原和北方是小麥的重要產區,每年的寒露來臨,人們都知道該種植小麥了,寒露至霜降種麥不慌張,一句諺語提示農民播種小麥的時節到了。

大面積播種小麥,離不開一件神器——耬(音lou),在我國已經使用了幾千年。

耬的工作原理是,用牛或人力做動力,拉着耬前進,耬上有耬鬥,裏面裝糧食種子,耬鬥下面有一個小孔,種子向下流,順着耬腳,把種子播種到地裏。

通俗地講,耬就是播種機。

現在看似簡單,在古代可是一個先進的工具,效率高,播種均勻,並且自然成行,還有利於後期田間管理、收割。

成行的小麥

不得不佩服我們先人的智慧,我們古代有四大發明,我認爲,耬是四大發明的基礎。

我國古代犁地用犁,把土翻開,然後用耙平整,播種用耬。

犁、耙、耬是三件農耕神器,爲我們服務了幾千年。

古代沒有拖拉機,動力依靠牲畜或人力,隨着現代農業機械的發展,人們對耬車世行了改進,把耬安裝到拖拉機上,取一個現代化的名字,叫播種機,效率更高。

播種機

人類從原始農耕,到農耕工具的發明,是一個科學進步,是生產能力的飛躍。

耬,至今還服務於農業,們喫的小麥、玉米、黃豆等農作物,大都是用耬播種的,我國古人發明的這件神器,還將繼續服務於農業,造福千秋萬代。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珍惜糧食,提倡節儉,小康生活也要保持艱苦樸素的良好作風,我們的生活會更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