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太平真君年間,在太武帝寵妃馮昭儀的安排下,總角之年的皇孫拓跋濬邂逅了小他一歲的掖廷婢女馮氏,也就是2016年熱播劇《錦繡未央》的女主原型——北魏文成皇后。然而對後者來說,能有這樣的姻緣,或許不算幸運。

“馮未央”出身於十六國之一的北燕王室,父親馮朗是北燕末代皇帝馮弘之子,公元432年,爲躲避皇后慕容氏迫害,馮朗說服二哥馮崇歸降北魏,受封遼西郡公。就在北燕亡國的第七個年頭,小未央降生了,可父親馮朗的厄運也隨之而來。因弟弟馮邈兵敗柔然,致使長子馮熙不知所終,而馮朗這位敵國皇子就難以避免的受到了太武帝拓跋燾的猜忌。沒過多久,馮朗獲罪被殺,其年幼的女兒也入宮爲奴。

對馮未央來說,所謂的童年就是一段灰色的記憶,若非早年嫁到北魏的姑母照應,等待她的,必將是無盡的痛苦和孤寂。爲了讓侄女早日擺脫罪奴的身份,馮昭儀把未央許配給了太武帝最寵愛的孫子拓跋濬,也就是後來的文成皇帝。很難想象,兩個稚氣未脫的孩子是否真的理解愛情,但馮昭儀確實促成了一樁美好姻緣。

拓跋濬與未央婚後的感情很好,一即位就把她封爲貴人,不到四年又晉封皇后,讓這個掖廷罪奴、亡國公主,搖身一變成爲北朝第一貴婦。公元465年,文成皇帝拓跋濬病故,皇后馮氏痛不欲生,竟在祭奠之時要投火自焚,幸虧宮人眼疾手快,這才避免了一場宮廷慘劇。

既然殉情未遂,那馮未央這個年輕的太后就得振作起來,畢竟丈夫的家業太大了,有一大堆爛事兒正等着處理。

首先是繼承人,這個好辦,拓跋濬早就冊立了太子,選的是李貴人的兒子拓跋弘。興許會有人疑惑,既然是夫妻情深,幹麻不立馮未央的兒子呢?兩個原因:第一,馮皇后沒有兒子;第二,即使有兒子也不會立,爲啥?拓跋濬想讓她多活幾年。

北魏習俗,皇子一但被立爲儲君,就必須賜死他的生母,從而避免了子幼母壯所引發的婦人亂政。當然,這條殘酷的陋習除了打擊皇子們爭儲的積極性,在其它方面並無用處,比如在北魏王朝頻繁出現的強臣專權。

公元452年,12歲的拓跋濬剷除了權臣宗愛,成爲北朝真正的主人,公元465年,12歲的拓跋弘面對着另一個宗愛,他或許沒有父親的手段,卻有一位強大的養母。

天安元年(即公元466年),宗室大臣拓跋丕祕奏太后馮氏,說車騎大將軍、太原王乙渾結黨篡政,造反已迫在眉睫。面對危局,26歲的馮未央並沒有表現出半點慌張,她不動聲色的聯絡朝臣,密令拓跋丕、拓跋賀、牛益等人率兵平叛,以雷霆手段將乙渾的勢力一舉翦滅。

乙渾覆滅後,馮未央以太后之尊臨朝稱制,代替年幼的養子管理國家。一年半後,馮未央不幹了,原因是要回去照看自己的孫兒,不開玩笑。

公元467年的秋天,獻文帝拓跋弘有了自己的第一個兒子元宏,他就是後來遷都洛陽並在北方推行漢化改革的魏孝文帝。俗話說小兒子大孫子,老人家的命根子,有了元宏這個寶貝疙瘩,馮未央哪有心思上朝?當然,皇帝有了子嗣也應該親政,這是北魏的祖制,不過馮未央要是不想放權的話,恐怕勢單力薄的獻文帝也沒啥辦法。

獻文帝親政後,馮未央就把心思放到了孫子元宏身上,從此不涉朝政,直到一名男子的死亡。

公元470年,相州刺史李欣舉報了尚書李敷的二三十條罪狀,同年冬天,獻文帝殺李敷等兄弟三人,其中一個就是馮未央的地下情人李奕。自文成帝死後,年輕守寡的馮未央無法忍受宮中寂寞,最終與英俊瀟灑的李弈產生戀情。獻文帝得知太后淫亂宮廷,心裏十分惱怒,這才趁着李敷獲罪將李弈一併處死。

皇興五年(471年)八月,痛失情夫的馮太后憑藉自己在朝中的威望,強迫獻文帝讓位給自己的兒子元宏,自稱太上皇帝。五年後,馮未央發動宮廷政變,將殺死李弈的兇手拓跋弘軟禁,最終毒死於永安殿。

孝文帝登基後,尊祖母馮氏爲太皇太后,並再度臨朝攝政,前後長達14年。公元490年10月,馮未央病逝,葬於平城永固陵,諡號文成文明太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