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不是網紅店,也沒上過熱門榜,

但每次出攤,裏裏外外都會被圍上三層

從寶洲路到東門橋頭,泉州人追着喫了24年……

Chapter Ⅰ

這碗麻辣燙來自重慶,被泉州人愛了24年

黃叔叔是泉州人,年輕時在重慶跟着張阿姨學習做麻辣燙,而後和張阿姨一起,將這門手藝帶回了泉州。

“我們最開始是在寶洲路擺攤,擺了10年。後來搬到東門橋頭這裏,又擺了14年。有些客人會專門從寶洲路找到這裏。”

對於很早就和這個攤子結緣的食客來說,也許他們已經記不清24年前泉州的樣貌,但這碗24年前的味道,卻深深地刻在他們的記憶裏。

“最早的一批客人,現在孩子都有我肩膀高了,他們經常會帶着孩子來這裏喫。”

前二十年,重慶麻辣燙只有一輛小推車,推車推到哪,客人就追到哪。2017年,叔叔阿姨終於租下了一間小小的店面。

雖然藏在巷子裏,雖然店名平平無奇,但在無數回頭客的心裏,這家麻辣燙始終是他們的寶藏。

Chapter Ⅱ

連喫一個月都不膩的味道

“我一個月有25天來這裏喫 ,剩下的5天是你們店休。”——這是一位常客的原話。

作爲第一次來光顧的客人,只嚐了一碗麻辣燙我便明白了:24年來,爲什麼客人們會對它情有獨鍾。

自制辣椒醬是靈魂

“我們的辣椒醬是自己做的,比老乾媽好喫。”

“我們有辣和不辣兩種口味,基本上每個客人都會要求加辣。”

無添加的骨頭湯

“湯底是用骨頭熬的,只有基礎調味,沒有加那些亂七八糟的添加劑。味道好,又有營養。”

新鮮實惠的配菜

“凌晨兩三點去新門市場預訂、採買。只有那個時候纔有最新鮮的菜。”

“我們的菜都洗得很乾淨,分量也很實在。之前菜價漲了我們纔跟着漲一點點,賺的都不多。”

喫一次就愛上的味道

所有的配菜在骨頭湯裏持續燉煮,吸滿了湯底的鮮美。出鍋後淋上香油、蒜蓉、辣椒醬,簡簡單單的調味,就能讓嘗過的人愛上這個味道!

Chapter Ⅲ

這家店,是他們難以割捨的回憶

“我們都是靠回頭客撐起來的,財貿的學生,一院的醫生,住附近的人,還有以前的客人……”

“以前每天一下課,財貿那些學生就把這裏圍得滿滿的。他們畢業之後還會帶着朋友來喫,晉江的,廈門的,都有。”

叔叔阿姨的女兒如今也和這些學生差不多年紀,他們對學生們的親切熱情,就像是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

“每次來他們店裏,都有一種回到自己家的感覺。”想來,那份難以割捨的記憶,不僅是好喫的味道,還有融化在這味道里的、暖融融的情誼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