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全球財說

原標題:燕京啤酒至暗時刻,董事長被調查,業績持續低迷市場縮窄,求變艱難轉型遲緩 

中秋國慶雙節最後一天,即10月8日晚間,燕京啤酒(000729. SZ)在這消費行業爆發狂歡的時節拋出“重磅”公告,市場譁然。

董事長總經理被調查

22年曆程年薪70萬

燕京啤酒公告稱,近日收到通知,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趙曉東因涉嫌職務違法,被有關部門立案調查並採取留置措施,不能正常履職。目前,公司工作暫由副董事長、常務副總經理謝廣軍先生主持。

圖片來源:燕京啤酒公告

公開資料,趙曉東生於1972年肖鼠,現年48歲正值本命年。除任燕京啤酒董事長、總經理外,還擔任燕京啤酒實際控制人——北京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副主席、執行董事。

趙曉東1998年進入燕京啤酒,可查資料顯示,2001年時年29歲的趙任副總經理,年薪5.18萬元;2006年時年34歲升任董事及副總經理,年薪19.2萬元;2009年時年38歲的趙曉東已位列前董事長李福成之後,任副董事長、常務副總,當年年薪爲47.16萬元;2012年正式升任爲總經理,直至2017年李福成離任後,升任燕京啤酒董事長、總經理;至2019年,趙曉東年薪達70.9萬元。

2020年9月16日,燕京啤酒召開第八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第八屆監事會第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董事會、監事會和高級管理人員換屆選舉的相關議案,趙曉東連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並任戰略委員會主任委員。

然而不足一個月,東窗事發。巧合的是,李福成曾被舉報貪污千萬,後舉報人被判誹謗獲刑。

趙曉東的22年“燕京生涯”,作爲前董事長李福成的左膀右臂,可以說是見證了燕京啤酒上市、輝煌再到沒落。

只可惜,接任後趙曉東也並未帶領燕京啤酒走出困局,雖然淨利由負向正,但營業收入增長微乎其微。

多年業績萎靡 存貨存疑

進軍精釀不合羣

數據顯示,燕京啤酒營業收入自2014年起便呈現下滑趨勢,歸屬淨利潤亦在2016年、2017年兩年出現腰斬情況。

2019年全年歸屬淨利潤爲2.30億元,仍不及2011年8.17億元峯值的三成。

圖片來源:Choice

進入2020年,受疫情影響,燕京啤酒業績更是斷崖式下滑。

2020年上半年,燕京啤酒實現營業收入55.65億元,同比下降13.88%;歸屬淨利潤爲2.69億元,同比下降47.46%;扣非淨利潤爲2.70億元,同比下降45.61%。

也許一切都可以歸咎於疫情,但需要注意的是,在2020年一季度燕京啤酒淨利虧損2.46億元的時候,青島啤酒卻實現5.37億元盈利。

縱觀上半年,7家同業上市公司中,5家實現淨利潤上漲。燕京啤酒的腰斬,可謂是十分難堪。

無法走出華北華南兩個地區,或也是燕京啤酒逐漸衰退的原因,上述兩個區域營收合計佔比持續超7成。

2020年上半年,華南地區更是同比下降19.25%,原本優勢區域市場份額逐步縮窄,外擴又久久不能形成氣候,業績必然不升反降。

同時,燕京啤酒的存貨問題也需要關注,39.85億元的存貨佔到總資產比重的20.03%,其中包裝物存貨則高達23.78億元,相較而言更爲重要的原材料僅爲8.87億元。

存貨週轉率方面,燕京啤酒爲0.82次,同行業上市公司青島啤酒、重慶啤酒珠江啤酒的存貨週轉率則分別爲3.32次、2.71次、2.01次。

資產負債端,看起來十分優秀。截至2020年6月30日,燕京啤酒貨幣資金爲39.94億元,佔總資產比重20.07%,其中銀行存款39.91億元。

負債方面,最高爲其他應付款23.86億元,其中包裝物押金便佔到17.03億元,總也逃不開的包裝物,而大量囤積包裝物似乎是燕京啤酒一直以來的做法,原因又是什麼?

包裝物囤積,產能利用率嚴重不飽和。2019年,燕京啤酒的產能利用率僅爲55%左右。

資金寬裕卻業績卻難以提升,求變?求新?進展緩慢。從對外的消息面看,轉型一直都是燕京啤酒努力的方向,但不能否認的是,作爲地方國資控股企業轉型遲緩、保守被動、效率低下,所有弊端展現無遺。

轉型困難,但燕京啤酒盯上了“愛豆”經濟。2020年上半年,其正式對外宣告簽約全能藝人王一博爲品牌代言人。

同時又推出全新打造的燕京U8小度酒、燕京白啤、燕京八景文創產品、冬奧定製款產品、漓泉1998等新品,推動公司品牌年輕化轉型。

“燕京八景”作爲精釀產品系列,更是渴望打入新型啤酒文化圈,“IPA”、“世濤”與燕京啤酒傳統工業啤酒品牌形成關聯,似乎有一些不太合羣。

有消息顯示,近些年國產啤酒廠商的生產成本中,大米已替代麥芽成爲“主料”。打鐵還需自身硬,在宣傳方式推陳出新的同時,口味應該是更爲重要。

要不然,進口啤酒一大堆,又何必飲君這杯酒呢?

10月9日,燕京啤酒報收8.26元/股,下跌2.02%,年內漲幅爲27.08%,總市值爲232.8億元。

責任編輯:陳悠然 SF10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