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樓市調控的時候大家都會覺得市場上的房價會出現下跌,當然實際上在政策的作用下的確會有部分城市的房價下跌,但大部分城市的房價還是保持堅挺。例如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8月全國重點70個城市裏新房價格環比出現下跌的城市僅僅只有9個,跌幅最大的也只有0.7%。不僅是新房市場上價格下跌的城市少,就連二手房市場也一樣,8月全國70城中也只有18個城市的二手房價格環比出現下跌。所以從這個數據來看,我們就能輕易地發現,目前樓市裏房價下跌的城市依舊是少數,但問題是大部分人卻對房價下跌抱着充足的信心,這是爲什麼呢?

房價長期走勢看供需關係,而這一點對房價十分不利。經濟學家任澤平有個著名的論點,那就是“房價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但實際上在2016年國家給樓市定下“房住不炒”的基調之後,不管是短期還是中期因素對房價都十分不利,更不要說長期的人口了。從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來看,這幾年中國的出生人口在不斷的下跌,去年全國新出生人口就只有1465萬人,雖然暫時還沒進入到人口負增長時代,但未來肯定會出現人口負增長的現象。這代表着未來中國購房需求會出現大幅度的下跌,而且現在高達96%的城鎮家庭住房擁有率,也說明市場上的購房需求基本得到滿足,在出生人口減少的大前提下,中國長期房價下跌的可能性很大。

另外一方面,對於手裏有房的投資者來說,房價不漲其實就是在下跌,甚至於房價漲幅沒達到一定的程度,房產都是在不斷貶值的。並不是說買了房子之後就不需要付出成本了,實際上在買房之後付出的成本反而還會更多,裝修、傢俱家電、物業、水電、貸款利息甚至房屋折舊都會產生成本。有專家對此進行了分析,最後得出的結論就是買房後一旦每年的房價漲幅低於9%,購房者實際上就會虧損。而就現在的樓市行情來看,中國還有多少城市每年的房價漲幅能超過9%呢?估計沒有幾個,所以購房者買房後虧本的概率十分大。買房後虧本了那就不相當於房價下跌了嗎,當然這也只是針對投資者而言,如果買房後用來自住那就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未來樓市是一個屬於剛需的樓市,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畢竟現在市場上的各種政策都在利好剛需,而且炒房者也在政策的限制下慢慢離開樓市。而對於剛需來看,現在的房價不管是從哪一方面考慮都很貴,所以就算是拋棄掉各種客觀因素,從剛需的主觀意願上來看的話大家也都會希望房價下跌。唯一的問題就是,到底未來市場上的房價會下跌多少呢?反正就目前來看,專家和開發商嘴裏說的30%肯定不是房價下跌的極限,也許未來房價真的能跌到三五千一平米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