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覺得以前買房會便宜很多,但其實從房價和收入的角度來考慮的話,不管在什麼時候買房都是一件困難的事情,現在買不起房的人十年前還是買不起房。不過說實話現在買房的難度還是要比以前難,例如根據上海易居的數據顯示目前全國50城房價收入比均值已經達到了13.3。在這種極度不合理的房價收入比下,普通家庭如果想全款買房基本不可能,好在的是購房者可以從銀行貸款買房,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剛需家庭買房的難度,雖然後期會背上沉重的貸款。目前全國大概有2億貸款買房的家庭,而且根據央行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個人住房貸款餘額達到了31.15萬億!

房貸降低了購房者的買房難度,這是一件好事,但任何事情都是有利就有弊的,而房貸帶來的最大弊端的讓房價難以下跌。因爲中國的房價早就超出了普通家庭的承受範圍,所以大多數人都希望房價能下跌,而且市場上也的確存在很多讓房價下跌的因素。例如不斷減少的購房需求,越來越嚴格的調控政策,這些都讓房價承受巨大的壓力,特別是今年上半年全國房價僅僅只上漲1.27%,更是讓不少人覺得房價下跌的苗頭已經出現了。但房貸這一個因素就決定了房價不能下跌,因爲一旦房價下跌那麼這些貸款買房的家庭就會遭受巨大的衝擊,特別是一些高槓杆買房的家庭,很有可能會因爲無力償還貸款而棄房斷供。雖然現在斷供的大多數都是炒房者,但如果房價繼續下跌,到時候普通家庭也會受影響。

也就是因爲目前中國貸款買房的家庭太多了,房貸總額過於龐大,這給中國房地產的穩定發展帶來巨大隱患,所以國家也一直在想辦法控制房貸規模。例如前幾天就有媒體報道稱,監管部門要求銀行控制房貸規模,將新增房地產貸款佔比降低到30%以下,這相當於回到2015年之前的水平。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但很多時候就是因爲房貸的存在購房者能用很低的本錢撬動巨大的財富,這其實並不符合房住不炒的定位,而且高槓杆帶來的風險同樣巨大,所以爲了樓市穩定只能選擇控制房貸規模。其實現在樓市出臺的各種調控政策並不是爲了降低房價,而是爲了維持樓市的穩定,而一個穩定的樓市是不允許房價出現大幅度的波動。

在過去的20多年裏,中國購房者一直都在期待房價下跌,但結果卻一次次的失望。雖然現在樓市調控越來越嚴格,房價下跌的希望比以前任何時候都大,但在中國家庭財富跟房產緊密相關的背景下,筆者個人認爲房價依舊還是難以出現大幅度的下跌。因此對於有不可避免的購房需求的購房者來說,已經沒有必要繼續等待下去了,因爲就算繼續等下去房價也不會出現大幅度的下跌,只會浪費時間。更何況現在市場上還存在大量拋售房產的投資者,這意味着剛需有更大的撿漏機會,至少在砍價的時候能有更多底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