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時,蘇聯和美國爲了爭奪霸主的地位展開了激烈的競爭,彼時的蘇聯已處於攻勢地位。爲了配合蘇聯政府想要在全球進行擴張的計劃,蘇聯紅海軍也開啓了大規模的擴建行動。沒用多長時間,蘇聯的紅海軍就成爲全球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海軍。

據統計,蘇聯紅海軍在最鼎盛時期一共擁有7艘航母,4艘核動力巡洋艦,共計210多艘各種型號的核潛艇。不只是這些,蘇聯紅海軍還不忘發展那些排水量相對較小的驅逐艦,956"現代"級與1155"無畏"級的組合就是個很好的證明,它們的綜合水平甚至可以蓋過美國兩艘"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

可是這樣的強大景象沒有持續多久,蘇聯就像一座轟然倒塌的大廈被摔的四分五裂,幸好有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衣鉢,沒有讓蘇聯人全部的心血都付之東流。俄羅斯提出"聖安德烈旗",希望藉此給紅海軍繼續在大洋裏馳騁的機會。

當各種先進的反艦巡航導彈紛紛登場以後,蘇聯人曾引以爲傲的經典組合"現代"級與"無畏"級開始力不從心,此刻美國的"宙斯盾"艦也開始走起了下坡路。俄羅斯明顯看清了當下的形勢 先後將21956和22350等多型驅逐艦推出,但奈何經濟陷入寒冬,無論是研發還是建造都只能被迫擱淺。

出於無奈,俄羅斯只能繼續讓"現代"級與"無畏"級超期服役,畢竟有總比沒有要好。當然,俄羅斯不會一條道走到底,沒有足夠的經濟來源來支持新的研發項目,不代表自己就一定要固步自封,他們開啓了改造升級這些排水量約8000噸左右的大型艦艇的計劃。

在驅逐艦的問題上,俄軍選擇了燃氣輪機,"無畏"級當之無愧成爲重點的現代化改進項目,90年代到來時,俄軍展現了自己的成果"無畏"型驅逐艦。和前身相比,它最明顯的變化就是採取了SS-N-22超音速反艦導彈,1座AK-130雙聯裝130毫米艦炮,可惜的是,因爲資金不夠,整個建造過程中只看到了一艘"恰巴年科海軍上將"號。

不過,俄羅斯的改造計劃沒有徹底終止,2017年他們再次對"無畏"級進行了改造,幾乎將能用的最新式的武器系統與電子系統都安排給了"無畏"級,真正做到了升級內涵這一點。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戰艦的各方面性能都有所提升,但它身上依然存在着雜亂堆砌各種系統的弊端。

不過俄軍對"無畏"級進行升級的不只是它的內涵,還有它的顏值,它採取了兩座4聯裝新型反艦導彈發射裝置,在A炮位上可以看見全新的AK-190型100毫米艦炮,在B炮位上可以看見兩種垂髮系統。

總的來看,升級過後的"無畏"級已經成爲一艘內涵與顏值兼具的強大戰艦,可以兼顧對海、防空、反潛、對地等多樣的複雜任務。雖然"無畏"級已經年邁,但相信它會繼續盡它所能幫助俄羅斯度過缺乏大型艦艇的窘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