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小時候很容易受到潛意識的影響,大多數是因對某種事物的未知而聯想出一種情感,因而演變成了伴隨一生的“童年陰影”。據調查除去一些人爲因素,很多人童年留下的陰影大多數是由老房子裏的“物件”所引起的。那些在如今我們眼中的古董可能就是你年幼時留下心理創傷的源頭,而據統計得出,老房子中以下5種物件是最容易讓孩子產生心理抗拒的,看下你曾經有沒有“中招”過吧!

TOP1老座鐘:我相信沒有什麼是比在夜裏十二點準時響起的當!當!當!三聲更加令人清醒的了。老房子中的座鐘每天都會準時提醒你漆黑的午夜已經來臨,而人在半夢半醒的時候腦海中總是會胡思亂想一些怪力亂神的東西。這種定點的“噩夢”報時器不知伴隨着多少人的童年,大家潛意識裏也對其產生了一絲抗拒和警畏。但是許多人並不知道這種“老鍾”十分具有收藏價值,其中的配件甚至含有珍貴的黃金

其實舊社會的鐘表裏以“蘇鍾”最爲出名,許多配件爲了精準都應用了貴金屬,稍微講究一些會用做配件,而那些英國的名匠工藝則會加入許多“真金”進去,只要將配件用硝酸、鹽酸、硫酸鐵和甲基硼酸鈉按照一定的比例添加煅燒就會將真金濾出,一個名匠鐘錶內金子的含量足夠普通人做一個金戒指用的。但是在收藏角度去看,如此的鐘表若完整保留了匠人的名字,那價值將遠遠超出你的期望。

TOP2外銷畫:能給人留下童年陰影的畫像自然不是出自大師之後的國作,我國自古千年以來國畫技術已相當純屬,所作之畫亦會讓人賞心悅目,此處所說的畫卷其實是清末一種中西結合的產物。清末已有出口貿易,以“廣州十三行”而聞名遐邇,當時水墨畫因國風不同而很少受西方人認可,所以便創立了一種所謂的“外銷畫”。這種畫作結合了中國的繪畫方式和西方的技法,是一種既融合了我國的意境又蘊含了西方的意識的類油畫。一直持續火熱百年之久,現今仍有不少大師的迴流之作,但就人物來講幾乎都透露着一種呆滯的冷漠,一眼看上去令人毛骨悚人。許多人家中以其爲寶常掛於廳堂,而這也是許多小朋友童年所懼怕的。

TOP3古銅鏡:古人有句話叫“君子以鏡爲鑑”,鏡子在我國曆史中佔有悠久歷史。因古代沒有成熟的玻璃做工藝,所以多以“銅”爲主料拋光後做鏡使用。這種銅鏡一直到清末民國才逐漸被玻璃鏡面取代,而銅鏡因材質普通,所以爲了區分好壞經常在背後紋飾上做起了文章,那些紋飾高雅複雜的價值自然要區分與普通銅鏡。但有些工匠肆意製造出來的鏡畫不僅線條粗糙,就連意境也讓人摸不着頭腦。整體人物勾勒“不類人”,還有讓人臆想連篇甚是恐怖的題材也不勝枚舉。

TOP4古董娃娃:娃娃是我們童年時的“好朋友”,但是當一個人擁有了足夠多的知識與閱歷後再去審視曾經珍愛的娃娃便會顯得有一絲詭異。之前所說鏡畫的恐懼是由“不類人”引起,而娃娃往往又太過於“類人”。他們總是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每時每刻地盯着你,想想就讓人覺得靈異。但即使這樣,一套齊全且保存完整的“古董娃娃”其也是價值連城,曾經在德國一套古董瓷娃娃就拍賣出了近500萬元的高價。

TOP5浮世繪:因戰爭原因許多人家中都有一些“木刻繪畫”,這就是日本的浮世繪,通常所繪畫之物是一些本土風情。這種繪畫工藝大約存在了三百餘年,許多歐洲藝術家的畫風中也能找到浮世繪的身影。但畢竟存在地域文化差異,日式的浮世繪人物過於“抽象”,總是讓受傳統教育的孩童聯想甚廣,在童年中也算居家必備,嚇人之良品。

老房子裏的東西總是神祕而令人敬畏,那麼你的童年裏又對什麼東西印象深刻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