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上午,《我和我的家乡》电影幕后纪实节目播出,在其中的《回乡之路》系列中,我们看到了王源在工作时一些“不为人知”的一面。由于电影故事的大背景是在乡村,所以王源的日常总是不修边幅的,我们甚至看到了头顶“鸡窝头 ”的源哥,不过,就王源这颜值,就算顶着鸡窝头,在粉丝眼中也是帅到“爆炸”的。

因为王源饰演的角色不只是个乡村教师,他还同时兼任了导游和公众号编辑的职务,在这样的背景下,扩音器就成了他的必备装备之一。但是对于怎样拿扩音器这样一个小细节,王源本人可是做过十分细致的研究的。因为普通大众对待扩音器一般都是戴在耳朵上的,这样就可以腾出手去做别的事情,但是王源想到他在电影中的角色是一名乡村中学老师,所以就要和大众化的佩戴方法区别开,于是,他想到了用手拿着扩音器话筒说话的方式,与导演商量后,导演对这个细节赞不绝口。可见,王源在演戏上是真的下功夫了。

在纪录片中,王源还谈到了自己对于有一场戏的印象特别深刻,那场戏有个拥抱,人物的感情都要通过那个拥抱去体现。由于经验的缺乏,他在一开始的表现并没有得到导演的认可,不过他也没有气馁,而是认真听从导演对他的指导。王源很聪明,导演也很耐心,在几个人共同的配合下,第二次的表演赢得了满堂喝彩,导演止不住的夸赞道“特别好!”

在后面的采访中,导演说到这场戏时就夸赞王源肯下功夫,学得快。那个戏有和没有一瞬间就能看出来。而王源在采访中也感谢了导演,说他们很专业、有耐心,最重要的是没有距离感,因此在这次拍戏过程中学到了很多东西。看他们这样一个愿意学,一个愿意教,何愁出不来好成绩呢?也正是因为《我和我的家乡》剧组的演职人员们都有他们这样的奋进精神才出了近二十亿的票房好成绩吧。

王源说对待自己喜欢的事情就要认真且专注,要拿出猛虎扑食的态度。他拍戏尚能如此,在音乐上,就更能不含糊了。近来,有细心的网友发现,王源在参加央视中秋晚会时的花絮图中,有很多张王源都在盯着一张A4纸看。深入了解才发现,原来王源是在背歌词呢。不过,一般演出都会有提词器啊,王源为什么要花那么多时间背单词呢?

具体原因就在于,今年的央视秋晚采用的是录播的形式,早在节目播出的前几天节目就已经录制好了。虽说一般录播会比直播轻松很多,但王源的表演《说唱百家姓》是整场晚会中唯一一首新创作的歌曲,节目组对其的重视可想而知。整场表演采用的也是一镜到底的形式,这就意味着会有一个镜头一步不离地跟着他,王源需要全程注视着摄影机,不能看提词器,因此歌词必须牢记在心里,稍有一句犹豫观众就能看出来问题。更别说为了舞台效果还需要做一些对于歌词上的细节处理,比如前段歌词曲调较平缓时和中间rap唱段所需要的感情和表演都是有区别的。

这就难怪王源一直盯着那张纸看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王源的成功真的都是他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王源说过,“热爱是一种永恒的可能”,他热爱音乐、热爱工作、热爱生活。他会尽他最大的努力,将他热爱的所有都成为梦想实现的可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