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思思的嘉,原創首發,歡迎轉發分享

女兒永遠是父母的掌中寶,似乎這塊長不大的玉無論到了多少歲,父母都能做她們的保護傘,任其飛翔。

但是,女大當嫁,女大單飛,每個女孩都要長大,越是捧得重,越是難以放手,讓孩子無法成長。無數父母在摸爬滾打中鬆不開手,最後,讓大齡姑娘,成爲別人口中的"笑話"。

一個從小被父母捧在掌心的姑娘:30歲三個"第一次"仍在

曉曉,曉曉正如其名,看起來總是小小隻,不僅身體小,連心智和眼界也因爲跟在父母身邊而變得越發狹窄。

從小父母幫她將一切安排妥當,無論是喫穿住行,只要涉及動手的活,父親都會幫她全然準備好,她從來不用爲此操心一毫一分。

等到上學住宿的時候,因爲習慣不了一個人的生活,父母甘願陪讀,租一間房子過着拮据的生活,這一陪,就是6年。

上了大學,當所有人都徜徉在戀愛的校園時光時,她仍然在父母的依偎下像個小女孩蜷縮,她不懂得社交,不懂得人情世故,無論去到哪,只要媽媽不在的地方,她都不會去。

直到終於出來工作,社會履歷使她不得不去實踐和經歷,可是摸爬滾打一路碰壁,從小父母給的一切寵溺,變成了如今她手無寸鐵的資本,讓人悲哀。

如今30歲了,三個"第一次"都在,第一次離開家獨立生活,第一次談戀愛,第一次爲下廚做飯這些看似基本的生活經歷,她全然沒有。她就像一個蜷縮在母親的牀褥裏喝奶的嬰兒,離不開父母,離不開家人,離不開沒有家人的世界,更無法真正踏出這個社會淺嘗屬於自己的經歷。

她的悲哀,來源於父母的寵溺,也來源於自己的"隨遇而安",沒有擁有一個正常女孩該有的青春和歲月,只是在胚胎中漸漸長大,品味井底之蛙的滋味。

父母過度保護,對女兒是好是壞?

無論父母多寵溺,想飛的姑娘總是不計其數,她們在父母的溫室裏開放,但卻不盡人意,處處充滿坎坷,彷彿那個大空洞的溫室,纔是拘謹她們美麗的地方。

不僅生活中遍佈這樣的女孩,古往至今,依舊處處存在。

看過《歡樂頌》的人,都應該記得,裏面那個叫關雎爾的憨憨小姑娘,入眼便是一股青澀不食人間煙火的懵懂氣,但這股氣息,卻是她成年後用盡力氣想要掙脫的悲哀。

無言訴說的,是她身後管理嚴格的父母,看似坦蕩順暢的一生,卻沒有任何自由的影子,隨風飛翔,追逐夢想,都是紙上談兵的幻想。

對她來說,違背父母安排的"寵愛",就是畢生所追。

從小學到高中,一切事情都嚴謹聽從父母安排,上了大學依舊規規矩矩,彷彿就是別人家口中的那個"大家閨秀"。

出來工作以後,也是父母靠關係幫她找的體面工作。

就連談戀愛,也毫無自由,這個被父母"捧在手心"的姑娘,無數次仰望那羣隨風飛翔,卻充滿坎坷的姐妹,她羨慕那樣自由的人生,雖然有坎坷,卻充滿血與淚的味道。

可是,寥寥無幾的願望,最終都化成灰燼,跟在父母的身後,繼續當着他們口中的"乖乖女",任其想飛,終不得翅膀。

父母要放心讓孩子學會成長

父母永遠是第一任啓蒙導師,影響孩子的教育和成長,孩子變成什麼樣,完全取決於父母先天給予的環境和教育。

女孩更是家庭中容易"試錯"的對象,那些心想一次寵溺換來終生幸福的父母,其實是對孩子極大的不負責任,沒有給予女孩一個公平的童年,和正常的成長經歷。

女孩都要出嫁,就像男孩總要成家,溫室永遠開不出帶刺的玫瑰,如果人生永遠在父母的庇護下一帆風順,又如何品嚐那份來自辛勤澆灌後得到的甘甜雨露呢?

父母的手,有時像塵埃,有時像棉被,但女孩不可能一輩子都在父母的手心裏長大,因爲真正的長大,終將離開家,離開父母,獨自成長。

寫在最後:

每個女孩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玫瑰,這朵玫瑰是否帶刺,是否嬌豔,取決於是否離開了溫室經受風雨的洗禮。

女孩,只有學會獨立,學會經歷,才能變得更加美麗動人,散發屬於時代姑娘們的魅力氣息。而放手,纔是對所有女孩們最好的成全。

-END-

本文配圖:來源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