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應急車道爲何總是被佔?有關部門需要反思!

今年國慶長假期間,兩則車主“隨手拍”高速應急車道上大量違章侵佔車輛的消息成爲熱點:10月1日,河南一位返鄉的李先生看到有車輛佔用應急車道,選擇拍照361張並向當地警方舉報。交警根據這些照片對36名車主進行處罰,均罰款200元,記6分。10月4日,四川成都的強女士和家人從遂寧返回成都,因高速發生交通事故,道路擁堵。坐在副駕駛的她,短短兩個小時拍下了約270輛侵佔應急車道的違法車輛。

兩則新聞都上了熱搜,鼓勵個人隨手拍舉報得到大多數人的支持。但是,冷靜想想,這個老問題,解決真的要靠個人舉報嗎?難道沒有管好的先例嗎?

其實管好的例子是有的。幾年前的2015年國慶長假第一天,浙江一高速公路應急車道被佔,導致救援車輛無法通行,一起交通事故中的駕駛員因被耽誤搶救時間而去世。

此時引發輿論譁然,呼籲嚴格執法查處佔用應急車道違法行爲成爲社會共識。公安部交管局迅速做出部署,要求全國公安交管部門嚴管嚴查嚴處佔用應急車道違法行爲,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全力保障“生命通道”安全暢通。

按照部署,各地公安交管部門將加強道路勤務巡查,加大路面管控力度,及時發現佔用應急車道的駕駛人並進行現場處罰,依法予以記分;加強科技監控,充分利用高速公路電子視頻監控設備,進行24小時全天候監控,對監控設備抓拍的佔用應急車道違法行爲,通過情報信息板等方式予以警示,並一律依法從嚴處罰。

同時,加強宣傳曝光,加強高速公路沿線的信息發佈和交通安全宣傳提示,利用電視、廣播、網絡等渠道,宣傳佔用應急車道的危害性,集中曝光一批佔用應急車道違法案例,增強警示效果。

這樣的措施效果如何呢?可以說相當好。經過三個月的嚴管,全國各地應急車道被佔情況大幅下降。

當時的新華社評論指出,“嚴管嚴查嚴處”不能是“一陣風”、“雨過地皮溼”,而要建立長效機制,常抓不懈。然而,幾年過去,應急車道被佔居然又成爲熱點,不值得人們反思嗎?

顯然,交管部門的手段遠比“隨手拍”更多更強:24小時監控,高速交警還配有巡邏車,而且交警的監控和現場執法效率更高。也有人說,交管部門未必能隨時發現違章佔用應急車道。但是,從上面兩起事件來看,被佔並不是個別現象,而是一種普遍行爲,這麼多的違章侵佔,是監控攝像頭有死角,還是有其他原因,都值得我們反思。

對於違章佔用應急車道問題,管與不管,完全不一樣,堅持不堅持,更不一樣。現實來看,全國不少地方持之以恆抓下來,效果明顯。一些地方之所以讓應急車道被佔問題成爲司空見慣的頑疾,其實是因爲有關部門“懶政”思維抬頭。因此,要解決應急車道被佔的老問題,一方面要依靠技術手段,提高佔用者的違章成本,另一方面有關管理部門要直面問題,一抓到底,盯住不放,杜絕形式主義作風問題。

那些總讓應急車道被佔問題上“熱搜”的地方,該醒醒了!

半月談評論員裘立華

責任編輯:鄭亞鵬 SN238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