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TheQuint”網站近日發佈的文章稱,拉達克地區的氣溫已達零下40多度,嚴酷的自然環境成爲了當前印軍最大的敵人。

想來也是,從早前多方公開信息來看,邊境印軍的後勤保障並不好,因爲物資供應不足,士兵喫不好、住不好。

從西方買來的野戰口糧只有印軍最精銳部隊纔有得喫,絕大多數普通士兵只能住帳篷啃大餅,供暖與氧氣一類的保障恐怕更不用提。

因爲保障不好,所以早前新聞報道中多有印軍士兵凍死凍傷的情況,列城醫院一度人滿爲患,到處都是凍得奄奄一息的印軍士兵。

要知道,9月份拉達克的氣溫才零下十多度,情況尚且如此,現今氣溫達到零下40多度,如果印軍士兵的保障條件沒有本質提高,只怕傷亡更重,因爲零下40多度的極寒溫度,無論你多厚的帳篷,根本頂不住。

而且,越往後溫度只會更低,最終達到零下五六十度的低溫,這一情況要持續到明年4月左右。

還有一點情況也要注意,那就是綜合多方氣象信息,今年很可能“拉尼娜現象”,導致異於通常的寒冷,也就意味着拉達克可能比往年的氣溫還要低。

所以印度說殘酷的自然條件將成爲印軍的最大敵人,確實有一定道理。

▲拉達克印軍士兵 視頻截圖

除此外,還有另外一個消息也值得注意,那就是印度的後勤補給線遭到不小的破壞。

消息稱,印度在克什米爾的110條補給線遭到巴基斯坦所支持的武裝分子、敢死隊的破壞,給印度造成了不小的損失。

正當印度抽調兵力去搶修線路、維護治安時,在其中一個機場附近的倉庫又遭到敢死隊的襲擊,大量藥品、糧食、防寒衣物等物資被付之一炬。

正因爲如此,印空軍參謀長在“準備好空襲中國”一番強硬表態後,又表示“來自非國家力量的安全威脅,上升到主要地位”,暗示會大批撤離部署在邊境一線的戰機,也許真是爲了去打武裝分子,也許是怕寒冷氣候下印軍戰力沒法保障,怕飛機成爲別人的活靶子。

需要說明的是,作者雖多處看到上述消息,但並未查到消息源頭,所以真假還有待考證。

只不過,當前巴基斯坦與印度時不時有交火,巴基斯坦通過支持武裝分子來破壞印度補給線,這是完全有可能的,畢竟補給是當前印軍的一個重大弱點。

相比之下,中國軍隊的保障就好得多。

以前介紹過用無人機送飯、送補給物資,現在又看到一個新消息,那就是便攜式“保溫艙”已經亮相高原部隊。

▲便攜式保溫艙 視頻截圖

該保溫艙功能齊全,集宿舍、食堂、盥洗室、廁所、庫房、微電網、供暖於一體;

模塊化設計,安裝與拆卸方便,到達一地需要駐守時,不用大型機械,官兵只需要徒手便可完成安裝,離開時三兩下便可拆除裝運到下一地再度安裝使用。

裏面使用了“風-光-柴-儲”微電網供暖設備,首先使用風能、光能發電,當此二者不足時,就使用柴油緊急補充發電,當室外溫度-40度時,室內溫室高於15度。

業內專業人士更是推測,當室外溫度不低於零下30度時,室內溫度可輕鬆達到20度以上。

入住在裏面的士兵介紹,在保溫艙中,有24小時熱水供應。

▲保溫艙中的士兵在就餐 視頻截圖

在零下幾十度的冰天雪地裏,這住宿條件,應該說就是非常不錯的了,與印軍冷冰的帳篷相比,更是天壤之別。

良好的後勤保障,便是戰鬥力的保障。

昨天文章中,我們介紹過俄羅斯與土耳其在亞阿戰爭中的較量都很巧妙,即都通過自己在中東培養的武裝勢力來實現自身目的。所謂兵者詭道,當如今後勤保障成了某國軍隊最大弱點時,在有必要的情況下,對於別人的一些經驗,中巴也是可以學一學、借鑑借鑑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