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是文藝復興重鎮,托馬斯·莫爾最著名。他是空想社會主義者,著有《烏托邦》,書裏描述了一個人人平等、沒有壓迫剝削的世界,大家共同勞動、共同消費、按需分配。後來的空想主義者如聖西門、歐文,以及馬克思等人,都從莫爾這裏汲取思想營養。

托馬斯·莫爾出身英國富有家庭,幼年喪母,由父親撫養長大。他的父親曾擔任過皇家高等法院的法官,勤儉持家、正直明達,對兒子要求極其嚴格,對小莫爾的一生產生很大影響。

莫爾14歲便進入了牛津大學,成績出類拔萃,畢業後在倫敦執業做律師。26歲時莫爾競選衆議員成功,因爲能力出衆,先後擔任副財政大臣、下議院議長等,並在1529年被任命爲英國皇家最高法院大法官,成了英國政界舉足輕重的大人物。

莫爾是個十分虔誠的天主教徒,但是英國此時正掀起一場新教革命。根據英國新教教義,宗教隸屬於國家,君主即是教主,也就是英國要成爲政教合一國家。英國國王亨利七世非常興奮,宣佈自己是英國國教的最高首領,要求大臣們效忠於自己,並且要宣誓。

莫爾認爲新教與自己觀點衝突,拒絕宣誓效忠,然後被迫辭職,接着被捕,被關進倫敦塔。一年後,莫爾被判定罪,以莫須有的罪名被處斬首,才活了57歲。實際上,莫爾是倫敦公認的道德楷模,人品無可挑剔。

1935年,在莫爾逝世400年後,他被羅馬天主教會冊封爲聖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