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中職業學院本着建設“智慧基地、創新基地”的理念,不斷創新教學模式、更新教學設備,目前已建成能同時容納800人實踐、年培訓能力18000人的鄒平市中小學生科技創新教育實踐基地。

在鄒平市中小學生科技創新教育實踐基地,今年新開設的篆刻班吸引了不少學生的興趣。作爲一項集漢字書法、刀法繪刻於一體的綜合性藝術,篆刻藝術曾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鄒平市中小學生科技創新教育實踐基地教師張東旭說到,現在篆刻藝術相比於書法和國畫,在現實社會生活中,普及度是非常不夠的,是一個相對來說比較冷門的藝術,在這樣的情況下,綜合性實踐基地,給學生們提供了這樣一個非常好的學習平臺,充分了解這門中國傳統優秀文化。

當前,鄒平市中小學生科技創新教育實踐基地共設置18個功能室、19個培訓項目,其中中學部開設電工、烹飪、軍事技能等9項課程,小學部開設傳統文化、沙畫藝術、彩泥畫等10項課程,可同時容納800人開展實踐活動。

鄒平雙語學校學生潘紫涵告訴記者,通過本次社會實踐活動,一方面鍛鍊了自己的能力,在實踐中成長,另一方面開拓了視野,學到了很多學校裏學不到的知識。

鄒平雙語學校八年級級部主任劉文德說到,本次實踐活動是一次對學生思想意志的磨練,基地爲他們提供了多元化的課程體系,既有重觀察體驗動手操作的傳統工藝課程,也有生活實踐類課程,通過本次實踐活動,開拓了學生的視野,對今後的教學工作開展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一直以來,實踐基地緊跟科技潮流,立足全市的學生實際,嚴格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的要求,不斷完善科普設施,提高科普教育能力,今年八月份,被山東省科協評選爲山東省科普教育基地。

鄒平市中小學生科技創新教育實踐基地副主任杜嚀寧介紹,他們開設了體驗教育、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科技創新教育、生命健康教育四大模塊,並根據今年的疫情情況,又增加了疫情防控,傳染病知識的一些課程,努力讓學生學會生活,改善認知,塑造更加完美的人生。

記者 史天成 通訊員 襲龍生 報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