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健識局 小米

編 | 健識局 嚴冬雪

受新冠肺炎影響,公立醫院市場銷售額明顯放緩。

一場席捲全國的新冠疫情,打亂了整個社會的正常節奏,旅遊、會展、電影娛樂業幾乎冰封,餐飲服務業斷崖式下跌。

而醫院門診量、住院量、手術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藥企在第二季度的營銷也不同程度受到影響。

根據IQVIA發佈的數據顯示,中國第二季度醫院市場的總銷售額約爲1815億元,同比下降15.3%。其中,跨國企業度的銷售額達526億元,同比下跌11.0%。而國內藥企的跌幅更爲明顯,銷售額約爲1290億元,達到16.9%。

除疫情影響之外,全國藥品集採的改革已經初顯,立普妥、波立維等一批過期專利藥已跌出榜單。而中成藥、心血管用藥、全身抗感染、呼吸用藥等的市場增長率均爲10%以上。

事實上,醫院市場用藥是整個行業發展的“晴雨表”,反映市場對於今後產業轉型,國內外企業爭奪市場端倪漸顯。

不過,有分析人士指出,從長遠來看,所有藥企若想發展,就必須考慮產品定位、銷售渠道以及學術推廣的方式,否則很難在今後的醫藥市場中生存。

抗腫瘤藥保持穩定增長

阿斯利康、羅氏獲得醫改紅利

縱觀2020年第二季度醫院的銷售數據,僅有抗腫瘤和免疫調節劑類受疫情影響相對較小,增幅達到了8.9%。

值得注意的是,阿斯利康的泰瑞沙在本季度依然保持強勁勢頭,MAT增速超過220%。健識局梳理發現,泰瑞沙於2019年8月獲批用於一線治療EGFR突變陽性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成人患者。

作爲阿斯利康肺癌靶向藥物——易瑞沙的“升級版”,患者可選擇泰瑞沙進一步治療。更爲關鍵的是,易瑞沙已通過藥品集採進入了全國公立醫院的主戰場,以較爲低廉的價格阻擊競品的入局,爲泰瑞沙爭取了更多的市場空間。

隨着中國癌症患病率的逐年遞增,今後泰瑞沙的市場銷售還有較大幅度的增長空間。據EvaluatePharma預測,2020年全球銷售額將達到41.9億美元。

在腫瘤領域,不僅僅是泰瑞沙的銷售額獲得了高速增長,羅氏的赫賽汀也收穫了7.1%的銷售額增長。作爲羅氏的三駕馬車之一,赫賽汀是在靶向HER2單克隆抗體乳腺癌藥物市場的一線用藥。

特別是在,2020年的新醫保中,赫賽汀的市場價格已從7600元/瓶降到5500元/瓶。但隨着國產生物類似藥的上市,今後赫賽汀將面臨着多家國內藥企的“夾擊”,這一市場的競爭也註定異常激烈。

揚子江、石藥單品增速搶眼

8個品類同比增長率爲負數

除了腫瘤用藥領域保持高速增長之外,揚子江藥業的鹽酸右美託咪定、石藥集團的恩必拓、阿斯利康的諾雷得等藥物也均有不俗的表現。

揚子江藥業的右美託咪定以515.2%的增長率表現十分搶眼。據健識局瞭解,該藥物在藥品集採之時,由於競品未過一致性評價,再加上原研藥退市等多種因素,成爲獨家中標的品種,快速在公立醫院市場獲得銷量。

而石藥集團的恩必拓緊隨其後,以25.8%醫院市場增長率也名列前茅。事實上,石藥集團從 2017 年對恩必普實行單獨團隊銷售,成立石藥恩必普公司,其銷售模式效仿跨國藥企,進行學術推廣,循證醫學驅動,同時配合進入醫保、指南。

目前,由於恩必普還在專利保護期,業內預計,該品種還會持續快速增長。不過,隨着國家加大對於慢性病藥品的集採力度,業界也曾傳出恩必拓將會被納入集採的可能。

縱觀各大治療領域,受疫情影響,第二季度各品類的季度銷售額同比均下降明顯。健識局梳理發現,中成藥季度銷售額達276億人民幣,同比增長率爲-18.5%。而心血管、呼吸、神經、全身感染等8個的MAT同比增長分別是-14.3%、-10.9%、-9.1%、-11.9%。

受新冠疫情的影響,醫院的門診量以及病人就診量出現了下降的趨勢,這也直接導致了各個品種銷售額的整體下降。不過,業內普遍認爲,隨着疫情常態化之後,銷售額將逐漸恢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