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个孩子,想要成为坏孩子。

每个孩子眼中的世界,都是单纯的。很多时候,他对于父母平时的辛苦劳累其实并不在意。孩子考虑更多的,是自己的情绪感受,而很少去体会父母的想法愿望。

那么,当孩子和父母处在平行世界的两端,又该如何相互理解呢?

我曾看过一个国外的亲子节目,主持人问父母:“如果让你选择和任何人共进晚餐,你会选择谁?”结果大多数父母都选择了不同的明星、名人和企业家,但是同样的问题问孩子,孩子们的回答却是爸爸、妈妈和家人。

这样的结果,既令父母感到吃惊,也让我们不禁深思。

可想而知,孩子们对于那些所谓的明星、名人和企业家都不甚了解,但是最渴望陪伴自己的,始终是和自己最亲近的爸爸妈妈,这体现了孩子们心中最真实的需求和愿望。

许多父母觉得自己很爱孩子,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感情去照顾孩子,认为孩子只要专心学习,其他的事情都不用操心。可是,教育孩子,不只是照顾孩子的衣食住行,也不只是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最重要的,是父母对孩子的用心陪伴。

陪伴孩子,不是孩子在一边玩,父母在一边看手机,而是要和孩子充分地沟通交流。高质量的陪伴,不是父母在场就可以,更不只是敷衍应付孩子,而是要有舍得放弃一部分工作生活的勇气,要有为了陪孩子心甘情愿花费时间、精力和耐心的决心。不能总是端着家长的权威架子,而是要放低姿态,蹲在孩子的视角去尊重和理解孩子,积极去营造适合孩子成长的家庭环境。

孩子为什么需要父母的陪伴?

因为孩子在成长中最需要的就是安全感,这是孩子最起码的情感需求。对于孩子来说,自身的安全感往往来自于父母的亲密陪伴。而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虽然小时候看起来没什么两样,但是却潜移默化地会失去很多学习、思考和体验的机会。

如果父母的性格脾气比较暴躁,那么即便是经常陪伴孩子,孩子的性格也会因为畏惧害怕而变得自卑怯懦。到了青春期,孩子在童年时期的教育问题,就会突然却又自然地暴露出来。缺乏陪伴的孩子,因为缺乏安全感,性格会很容易变得孤僻、自卑或偏激。

但是,父母陪伴孩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如果消极陪伴,亲子关系中缺乏良性和感性的交流,也几乎听不到彼此的肯定和赞赏,家中没有温暖快乐,也缺少欢声笑语,只有相互的埋怨、指责和愤怒。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长大的孩子,不但没有安全感,而且原本拥有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会在压抑冷漠的家庭教育中,逐渐消散崩塌。

还有些父母,为了工作和生活,不得不背井离乡到外地工作。

孩子成了留守儿童,只能由老人来照顾抚养。不但得不到父母的关爱陪伴,就连父母的面都很少见到。这些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力不从心,只能是作为孩子的“喂食者”,对孩子的教育没有规划和想法,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因而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层出不穷,到了青春期,大多数孩子都会因为青春的迷茫躁动,而变得无所适从。

父母究竟应该怎样陪伴孩子,才能让孩子不至于情感缺失?

我们陪伴孩子的目的,首先是让孩子不会感到孤独,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孩子都不会觉得自己是一个人。而且孩子有快乐愿意和我们分享,有痛苦愿意和我们诉说。这样,才是积极健康的亲子关系。

所以说,孩子的幸福快乐,源自于父母的用心陪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