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银行的保密制度闻名世界,美国、俄罗斯、英国、德国、日本等所有国家都拿他没办法,任何强权组织都拿不到瑞士银行的账户信息,客户的信息得到了最大的保障。

瑞士银行上百年的坚持,名声传开之后,犯罪集团、贪官污吏、金融犯罪分子等非法收入者蜂蛹到瑞士银行进行存款、洗钱或保管物品等业务,各国刑事警察侦查毒贩、腐败分子的信息到#瑞士银行#,都会被保密法规劝回去,没有密码,天王老子也别想看客户的信息,客户就是上帝,不会出卖上帝!

然而这一切都在21世纪初开始瓦解,数万名可能是客户家属的人长期要求瑞士最大的信贷银行——UBS联合银行公开他们亲人的账户,他们都宣称自己的亲人是二战时期的受害者,人被纳粹杀害了,现在想拿回属于自己家金钱和利息。2004年瑞士无可奈何只能公开三千多个可能是二战受害者的账户,二战以来一直账户没有活动,被人称之为“”僵尸账户”,这些人都不是纳粹,也没有上任何战犯名单,极有可能是二战受害者,由家属提供证明认领。

不过再谨慎也会伤及无辜,有些贪官一辈子光明磊落,直到去世都落得了好名声,没想到瑞士银行把他存有几百万美元的账户给公开了,他二战前存了之后,一直忘了取,太倒霉了。

以上都是小事,并未影响大家前往存钱,瑞士被美国多次打压后,逐渐不再遵守客户是上帝的思维,2014年瑞士同意签署《全球自动信息交换标准》(AEOI)。不过有很多条件要谈,看似谈判遥遥无期。

2018年9月之前就已经全部谈妥,当年10月5日,瑞士联邦税务局发布公告称,从9月开始,瑞士联邦税务局开始按照AEOI标准与部分国家地区交换金融账户信息。这看似与瑞士银行无关,但有钱人几本都知道,利息也要纳税的,瑞士银行账户的利息一般是向瑞士联邦税务局纳税,利息达到要求,联邦税务局就能获得瑞士银行里的账户信息,然后就交换出去了,别的国家政府也就知道了财务信息,起诉就有了证据!金融犯罪分子开始回避瑞士银行了,一不小心就可能翻车了。

当然也有破解方法,比如分成多个账户,不至于纳税,比如设立信托基金,诺贝尔就委托了基金,设立了诺贝尔基金会,每年产生的利息,扣除房租、员工工资、水电费、各种行政费用和管理费用后,剩余的钱奖给诺贝尔奖获得者。基金的风险比银行大,全世界盯着的诺贝尔基金会都曾经亏损过,管理费也比较高,资金安全优势不如银行。

列支敦士登还不如乐昌九峰镇大

列支敦士登、安道尔、卢森堡、开曼群岛等小国也有类似瑞士的银行保密法,有人认为列支敦士登的银行就是瑞士银行提前创建的小号,瑞士银行树大招风,被国际刑警组织盯上了,有非法所得的富豪们、贪污犯们再去瑞士银行存款不安全,进瑞士银行大门就可能被远处摄像头拍了,风险太大。所以这几年小国银行的更受欢迎,列支敦士堡也因此赚翻了,他们国家的人均GDP与摩纳哥等国家轮流世界第一。

谢志林希望全世界的政府都加入《全球自动信息交换标准》,这样贪官、犯罪分子的黑钱就更难洗白了。他们在瑞士银行有钱,事发后出逃国外后依旧过得逍遥快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