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5項檢查可判斷腎病好壞,不用每天提心吊膽,助你防腎衰竭

腎臟是身體重要代謝器官,之所以重要在於發揮的一些作用是其他器官無可替代的。如濾過毒素的功能、調節水電解質酸鹼平衡的作用等等。

腎臟是好是壞?通常可以從一些常規檢查指標發現“蛛絲馬跡”。而發生腎病後,尿液相關檢查更是最常用來診斷腎病的檢查項目之一。不僅是反應病情的信號,還是幫助判斷腎功能情況的重要檢查。

有5項尿液指標,是監督腎功能的“透視眼”!

一、24小時尿蛋白定量

尿常規中尿蛋白指標往往是腎臟檢查必查的項目之一,多數腎友都習慣通過尿蛋白加號的多少,判斷漏出尿蛋白的嚴重程度,及病情的好壞。但實際上單純尿常規中的尿蛋白並不是很準確。如果你檢查之前多喝水,或喝水少,還有劇烈運動等都會影響到檢查的結果。

因此要明確判斷漏出尿蛋白的多少,必須要進一步檢查24小時尿蛋白定量。

主要是留取一共24小時的尿液,如果今天早上7點開始留,那麼留取到明天早上7點的尿液,一般留頭不留尾。然後抽取部分尿液檢測尿蛋白情況,評估整體漏出尿蛋白的情況。排除病理因素的影響,一般定量越高表明腎小球受損越嚴重,整體腎功能越糟糕。

二、微量白蛋白尿

白蛋白是漏出蛋白中的一類蛋白,可以更細緻的觀察尿液中蛋白的情況。有些類型腎病早期每天明顯大量蛋白尿,但檢查微量白蛋白尿反倒是超標的,此時也要重視腎小球、腎小管的情況。此外,微量白蛋白尿是判斷糖尿病腎病的重要依據,基本上糖尿病腎病患者早期都存在微量白蛋白尿,隨着腎功能的進展尿蛋白開始增多也會轉爲大量蛋白尿。

四、尿潛血檢查

慢性腎小球腎炎腎病早期典型症狀就是尿潛血。主要是通過高倍鏡下觀察尿液中紅細胞多少,來看腎臟炎症反應的劇烈情況。多與尿蛋白同時存在。大分子蛋白和紅細胞同時漏出時,也會影響腎病的預後,必須及時抑制腎臟炎症,減輕紅細胞的漏出。

三、尿沉渣檢查

尿液除了蛋白的檢查,要進步判斷腎功能受損的情況,還需要將尿液進行離心分離檢查,更細緻的瞭解腎臟各方面的情況。通過分離檢查可以瞭解尿紅細胞、白細胞、管型、結晶、細菌和各種細胞的狀況。如果存在異常,那麼不僅是腎小球損傷那麼簡單,往往還伴有腎臟炎症的情況,需要系統性治療更有助於穩定病情。

五、低分子蛋白尿檢查

多數類型腎病均有腎小球損傷,但往往易忽視掉腎小管的情況。腎功能發生實質性損傷後,一般同時存在腎小球和腎小管的損傷,檢查低分子蛋白尿可以明確反應出腎小管的損失情況。

(注:文章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問題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