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目前來說,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特別在意孩子的考試分數,畢竟分數能直觀表現出孩子的學習成果。

從卷面上來說,95分和100分只不過相差只有5分,看上去並不多。但實際上,他們相差的遠不止這5分,因爲整張試卷的總分只有100分,人家學霸已經沒有發揮的餘地了;而考95分的孩子,已經達到了自己的上限。

有人說,丟5分的孩子大部分都是因爲粗心,某個地方寫錯或者算錯了,只要下次細心一點就可以考100分了。

而我卻不這麼認爲,因爲這5分不僅僅是因爲粗心,更是代表了一種學習習慣,也代表了一個孩子的能力。

我們把考95分的孩子稱之爲“普通孩子”,把考100分的孩子稱之爲“學霸”,講一下普通孩子和學霸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

1、運動VS專注力

我有一個同學,成績特別好,當年考進了北大。但她並沒有一直門頭學習,反倒看上去玩的很嗨。我曾經一直很不解,後來做了一段時間室友,才發現她並不是我想象的那樣。雖然愛玩,但她有明確的時間規劃,學習的時候專注力特別強,制定的計劃嚴格執行,什麼東西都不能打擾她,我超佩服她這點。

有研究發現,一週只要運動3~5次,每次30~50分鐘,就能讓孩子上課更專注,課堂行爲更良好。因爲運動過後,大腦更活躍,孩子的情緒更好,運動時分泌的傳導物質也能促進記憶力和注意力的發展。

磨刀不誤砍柴工,千萬不要擔心運動會浪費學習的時間。父母首先要認識到,運動對孩子身心發展有很大的必要性,還有對學習狀態的積極影響,必須有意識的給孩子規劃出每週的運動時間,讓孩子酣暢淋漓的享受運動帶來的快感。

2、閱讀VS習慣

沒有大量的閱讀,想考100分越來越難了。現在的學校普遍開始重視閱讀習慣,但依然有家長沒有意識到,還在讓孩子硬磕書本,從而忽略了閱讀。

語文教材主編、北京大學中文系溫儒敏教授表示:再不重視閱讀,連試卷都做不完!

高考命題方式正在進行很大的改革,閱讀速度,以前卷面大概7000字,現在是9000字,將來能增加到1萬字,閱讀題量也增加了。不單是語文,今後的高考所有科目都會是對語文的持續考察。

說話是一種本能,閱讀是一種習慣,好習慣是靠每天堅持培養出來的。閱讀會改變大腦,是吸取信息最快的方式,想要充實大腦,掌握更多的知識,就必須靠閱讀,這是學生時代唯一的方法。

美國教育家追蹤過小學、初中、高中各階段孩子的閱讀分數,結果發現:分數最高的學生,是大量閱讀課外讀物和最能享受閱讀樂趣的學生;而那些平時做題量很大的孩子,分數最終並不高。

3、早餐VS成績

進入高年級後,孩子學習壓力開始變大,每天需要做很多作業,所以睡眠時間開始被大量佔用。但身體正處於快速發育期的孩子,睡眠又特別的多,所以有些家長爲了讓孩子多睡一會兒,就把喫早餐的時間給佔用了。

因爲早上起牀晚,有些孩子根本就不喫早餐,也有些孩子路上隨便買點東西填肚子。

沒有喫早餐的孩子,血液內缺乏足夠營養,精神容易萎靡,學習容易分心。大數據研究結果證實:喫早餐對孩子的影響,遠大於學習方式和校外補習。也就是說,如果不喫早餐,基本上一上午的時間都等於在浪費。

《浙江省2016年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監測》調查和測試了來自全省11個地方的8萬餘名中小學生,結果發現:每天認真喫早餐的學生,學習成績進步更快,最大分差達50~70分,相當於多接受1~1.5年左右的教育。

而且,香港的大數據研究結果也驚人的一致,學生習慣喫早餐,TSA即全港性系統評估測驗成績高出30分,學業領先1.5年。

總結:看到這裏,大家應該也明白95分和100分的區別到底在哪裏了。95分固然好,但100分會更完美,關鍵不是分數,而是這5分的差距中孩子展現出來的問題,纔是值得大家去關注和改善的。

關注“欣媽育兒經”,有任何母嬰育兒方面的問題,都可以發私信給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