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印度爲什麼可能永遠不會買俄製蘇57戰機?印媒列出一長串理由)

印度《歐亞時報》10月11日以“爲什麼印度可能永遠不會購買俄製蘇-57戰鬥機”爲題進行報道,分析了印度不會購買這款俄羅斯研製的第五代戰鬥機原因。

報道稱,俄羅斯一直是印度強大的防務夥伴,這種牢固的關係可以追溯到蘇聯時代,印度從俄羅斯進口了大量的戰鬥機、坦克、戰艦和其他國防裝備,兩國之間的關係“無可比擬”。當印度意識到有必要開發自己的第五代戰鬥機時,新德里決定與俄羅斯合作,開發這款最先進的戰鬥機(FGFA戰鬥機項目)。

俄羅斯研製的蘇-57戰鬥機

根據雙方此前的合作計劃,印度承諾提供60億美元資金用於研發,其中的2.95億美元在2010年直接支付。印度預估將花費300億美元採購144架隱形戰鬥機。

然而,事情並沒有按照印度和俄羅斯的設想發展。兩國最終決定取消FGFA戰鬥機的聯合研製計劃,印度對該項目的進展以及對蘇-57戰鬥機作戰能力感到越來越沮喪和失望,因此決定終止與俄羅斯的合作。

隨後,印度決定在“自力更生印度計劃”的倡議下自行研製第五代戰鬥機,推出了先進中型戰鬥機(AMCA)計劃。同時有印度媒體報道稱,“最高領導層”做了一個決定,目的是“避免重蹈從俄羅斯採購蘇-30MKI戰鬥機覆轍”。因此儘管俄羅斯向印度施壓,要求印度簽署FGFA戰鬥機項目的研發合同,但印度還是懷疑花費250億美元引進127架這種單座戰鬥機是否真的有價值。

印度一開始就爲FGFA戰鬥機項目制定了兩個基本先決條件,第一是俄羅斯應該進行廣泛的技術轉讓,包括提供“源代碼”,以保證印度將來能夠通過集成新型武器進行自主升級;第二是該項目應該能爲印度“先進中型戰鬥機”(AMCA)項目提供直接幫助。

最初,俄羅斯與印度的合作伙伴關係被認爲是非常令人興奮的前景。在2016年敲定“陣風”戰鬥機的交易後,印度決定與俄羅斯合作,在蘇-57戰鬥機的基礎上研製印度國產五代機,作爲“陣風”戰鬥機的補充。根據該計劃,蘇-57戰鬥機將進行43項修改,包括對傳感器、網絡設備和航電作戰設備的調整。印度在2017年又決定擱置這一計劃,以促進國產化和對減少對外國技術的依賴。

此前,美國軍事專家泰勒·羅格威曾在《戰區》網站上寫到:“噴氣式戰機的進氣道會產生巨大的雷達反射信號,高性能隱形戰機通常使用S型進氣道來減少雷達反射面積。一些戰鬥機,如‘超級大黃蜂’,會使用一個擋板來遮蓋進氣道的風扇面,這也可以減少戰機的正面雷達反射信號。而T-50戰鬥機(蘇-57戰鬥機的項目代號)的許多特徵使得其隱身性能備受質疑。”

在隱身能力這一點上,蘇-57的特性顯然與印度的目標計劃不符,印度希望通過採購一款能夠穿越敵人防空網絡的“全隱形”戰鬥機來獲得戰略威懾能力。報道稱,印度空軍對蘇-57的性能並不滿意,並懷疑該機是否能以印度可以承受的成本進行改進。人們普遍懷疑這款戰鬥機的N036型有源電子掃描陣列雷達的可靠性和360全向搜索能力。

此外,印度對該機缺乏模塊化發動機維護能力也感到不滿。這導致印度方面擔心這些發動機需要運送到俄羅斯進行維護。印度空軍和海軍的米格-29、蘇-30戰鬥機已經面臨維護成本不斷上升的問題,印度開始警惕蘇-57會重走這條路。

根據軍事專家弗朗茨·斯蒂凡·加迪在《外交官》雜誌上撰寫的文章,印度方面的不滿直接導致了引進蘇-57計劃的推遲。延誤的原因是新德里和莫斯科在聯合開發項目的許多方面存在分歧,比如工作成本分攤、技術研發以及訂購的戰機數量。

報道稱,印度的鄰國已經開始研製裝備隱形戰機,印度明白不能再等了,不能再依靠俄羅斯來改進蘇-57的不足。國防作家約瑟夫·特里維西克說:“似乎越來越明確的一點是,蘇-57的潛在改進能力使其根本無法達到比現在更好的隱形能力。印度可能也會覺得,即使蘇-57的其他性能能夠在短期內彌補其不足,但印度很難接受一款無法滿足其隱形要求的戰鬥機。”

崔宇威 本文來源:環球網 責任編輯:崔宇威_NBJS1134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