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巖 崔峯 通訊員 代華麗

一座宜居的城市,也應該是承載人們幸福夢想的城市。

10月6日,大河報記者走進濟源市天壇街道辦事處,但見藍天白雲下,處處高樓林立,小區別具風韻,廣場、遊園怡人心情,道路整潔美觀暢達,還有佈局科學的綠蔭公園以及熱火朝天的建設工地,處處呈現出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

建設中的德鴻迎賓府

提到天壇,“工業走廊”是給人的一貫印象。

不過,近年來,在發展的過程中,天壇逐漸意識到工業發展不僅可以帶活經濟,同時可實現拉動就業,並有利於人羣集聚。於是在做強工業的同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走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新路,決定將天壇打造成爲“現代化工貿新區”。

打造居者心怡、來者心悅之城。通過實施工業大道綜合改造、城中村改造、生態園建設等項目,天壇成功 “變臉”“換裝”,顏值高了。優美的環境,優越的條件,優惠的政策,散發着迷人魅力的天壇,吸引着一批又一批客商來此投資興業。

在濟源延慶外國語學校董事宋千越眼中,天壇街道有尊師重教、重視教育的傳統,是濟源的文風聖地。尤其是學校旁邊,座落着歷史上素有“一門四進士”之稱的延慶寺塔。

2019年9月1日開學的延慶外國語學校

“從奠基到開學,僅用了5個月時間。可以說創造了濟源歷史上兩個第一:一是天壇的效率,二是延外的速度。”10月6日,面對大河報記者採訪,宋千越感慨萬千,他表示,其所在的集團公司在其他城市建設的學校都取名爲 “清華園”學校,唯獨到了濟源後更名爲“延慶”外國語學校。

他說,學校原計劃2018年11月份開工建設,但在文物地勘的時候發現了重要文物遺址,影響了正常開工。爲此,天壇街道辦事處領導先後跑到市裏和省裏進行協調,最終保證了學校2019年4月份進場開工並確保9月1號開學。

他感慨,如果不是濟源良好的營商環境,天壇街道高素質的幹部隊伍以及高效的工作作風,這一切是不可能的。他表示,下一步,將把高端化、精品化、國際化、特色化學校定位落到實處,爲天壇轄區乃至濟源市民提供多元化的教育資源,爲濟源公辦教育做好互補,爲濟源經濟高質量發展做出貢獻。

當教育越來越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時,完善的社區配套教育設施成了人們選擇一個樓盤的重要因素,也成了房地產項目增值的利好“武器”。

延慶外國語學校的學生正在上課

“太行路學校、宋莊學校、天壇中心幼兒園;天壇路幼兒園、天壇路小學、濟源市實驗中學……”目前,天壇街道對轄區6所學校進行合理配置,已形成南北兩大教育園區。

“下一步,將利用轄區豐富的教育資源,致力於將天壇打造成一個獨具特色的教育小鎮,”天壇街道辦事處黨工委書記劉慧華說,以南北兩個教育園區爲基礎,引入名校教育資源,調動社會力量興教辦學的積極性,營造政府辦學爲主體、社會各界共辦教育的嶄新體制。

築巢引鳳,鳳來業興。建業桂園、王屋紫薇花園、建業花園裏、德鴻迎賓府、鑫鑫佳園A區等地產企業紛紛落戶天壇。濟源植物園、西二環污水管網、湨河北路建設改造工程、桑榆河治理、蟒河引水工程及綠化、護坡等項目,更是爲宜居天壇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記者採訪發現,不久前,通過盤活太行水泥廠閒置土地,天壇街道與鄭州德鴻置業達成合作,目前,佔地200畝,規劃建設22棟的德鴻迎賓府地產項目已開工建設5棟。與此同時,豫光鑫雅苑、建業花園裏、青年尚品公寓、中弘卓越城等8大房產項目正在建設中。

德鴻迎賓府負責人焦帥表示,近年來,企業將教育地產作爲企業發展的重心,特別注重優質的教育資源選擇,依據各項目特點,選擇適合的學校資源。此次落戶天壇轄區,就是爲了給廣大業主打造一個宜居的生活社區。

濟源龍潭植物園

“教育小鎮的打造,將爲項目錦上添花,有助於吸引了更多的購房者。我們在項目建設中也能實現教育及居住品質的兼顧,使項目成爲真正的‘品質學區房’。建業桂園項目負責人董予說,屆時,許多樓盤的業主在宜居的同時,將不爲“求學”犯愁。

隨着城市建設的大幅邁進,完善的教育配套設施建設,使得天壇轄區各樓盤的銷售率普遍都比較高,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山區羣衆到這裏安家置業,天壇已具備了集聚更多人口的基礎條件和有利條件。

天壇變美了,變綠了。目前,天壇轄區已建成濟源植物園、龍潭公園等一批適合羣衆休閒娛樂的城市公園,除了滿足了羣衆對城市生態空間的需求,更爲市民安居樂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對天壇居民而言,身邊的環境變化真實可感,而他們對天壇未來的發展則尤爲期待。接下來,天壇要做的就是如何抓住打造現代化工貿新區和教育小鎮的契機,努力創建環境優美、人文醇美、建設精美的美麗宜居新天壇。

“未來豐富的教育資源讓天壇更宜居,讓實現城市擴容、聚集人口,拓寬發展空間的目標成爲可能,”劉慧華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