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來,受疫情影響,蘇州新房市場恢復緩慢,直到7、8月份才逐步好轉,整體發展趨於穩定。“金九銀十”期間,各大樓盤動作頻繁,“首開”或加推,在此基礎上,四季度房企繼續積極推盤,預計蘇州樓市將有約84個樓盤推新。

業內認爲,降價促銷或成爲部分房企必不可少的搶收手段,而目前蘇州市場限價依然嚴厲,利潤空間不大,未來不排除會有部分房企“割肉”現象。

━━━━━

新房市場庫存走高,

價格平穩

據瞭解,儘管年初蘇州新房市場受到疫情影響,但在銷售指標帶動下,今年7、8月份以來,各大房企加快供應節奏,並採取了積極的銷售措施,從而助力市場逐步趨於穩定。

據克而瑞數據統計,今年9月,蘇州市區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爲70.61萬平方米,環比增長2.78%,同比減少25.8%;而從供應來看,9月135.03萬平方米的供應量環比增加47.71%,同比增加32.64%,供求比爲1.91,市場供大於求的格局延續,這也意味着市場庫存進一步走高。

新房均價上,據克而瑞蘇州房產測評數據統計,因低價盤去化較多,結構化下跌致9月蘇州市區(含吳江)新房均價爲25482元/平方米,環比微跌3.03%,不過,同比則上漲22.58%。從今年整個市場均價來看,依舊是比較平穩。

實際上,縱觀整體市場,隨着獅山、奧體等限價板塊新房逐漸售罄,市場主流開始迴歸到元和、太湖新城等供應量較大的板塊。

從單盤來看,9月蘇州銷售金額榜顯示,南山觀楓四季躋身榜單冠軍,成交金額7.44億元。園區奧體板塊的海和雲庭以6.83億元的成交額緊隨其後,位居蘇州市區金額榜第二位。此外,吳中城南純新盤龍湖泱望也上榜,以6.47億元位列第三。

克而瑞指出,市場熱度高的樓盤以優質地段限價盤爲主,多爲高價品質樓盤,此外剛需盤和高性價比盤的熱度也較高,普遍價格在2萬元/平方米以內。

值得一提的是,整體平穩的背後也有一些結構性差異。以相城、新區滸關等區域爲例,新京報記者瞭解到,這些區域在售項目較多,客戶觀望情緒較重,市場成交熱度整體不高。但與此同時,園區等板塊一二手倒掛現象依然存在,新盤呈現供不應求的局面。

同策研究院分析師丁垚認爲,整體而言,8月至今,蘇州轄區商品住宅成交量價保持平穩,9月並未出現傳統“金九”的井噴式購房。雖然9月中下旬,市場供應量出現較大增幅,新盤入市較多,但目前來看,成交併未隨之同步上漲。

從同策研究院監測的蘇州新盤來訪指數來看,9月1日-24日,整體來訪已接近8月全月,這反映出推盤加速下,市場情緒有所調動。其中,9月第一週(9.1-9.7)來訪量最大,反映新項目在前期宣傳階段起到了一定引流效果,而第二週(9.8-9.16)來訪顯著下滑,反映出客戶整體觀望情緒較濃。

上海中原地產市場分析師盧文曦亦表示,上半年蘇州人才政策公佈,加之土地市場活躍,6月份有過一輪新房成交井噴,但利好政策短期釋放後,市場又再度迴歸平穩。

“無論是之前的搖號買房,還是2016年剛限購後的恐慌,都是不健康的,對於自住需求來講,無所謂市場好還是壞,需求在那擺着的。整體來看,今年的市場纔是健康的。”一房企銷售人員稱。

━━━━━

四季度超80盤推新,

業內稱“走量爲上計”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近期蘇州新房市場,各大樓盤亦動作頻繁,紛紛“首開”或加推,其中科技城金茂府、建發悅江南、天鵝港華庭、朗詩和風熙華雅苑等項目由於限價、性價比高等原因受到購房者青睞。

國慶期間,新京報記者走訪科技城金茂府發現,看房者大多是三四十歲的中青年人羣,大多是奔着周邊的教育等配套而來。據銷售人員介紹,目前在售的產品爲110平方米-142平方米的3居至4居,價格爲3.3萬元/平方米,預計10月底還將加推。“目前賣得還可以,但沒有2018、2019年一期開盤時火熱,當時約3個人搶購1套房,目前只要樓層不是太挑,都能買到。”銷售人員稱。

克而瑞榜單顯示,科技城金茂府9月成交金額爲4.38億元,位列蘇州市區商品住宅成交金額榜第六及新區金額榜第三;成交套數上,9月共成交111套,位列市區及新區套數榜的第十和第三。

近期蘇州新房市場,各大樓盤紛紛“首開”或加推。圖爲科技城金茂府項目。

還值得一提的是碧桂園項目,今年7月,碧桂園以總價18.62億元、樓面價13645元/平方米競得蘇地2020-WG-45號地塊,成爲又一個外來“攪局者”。新京報記者瞭解到,目前該項目處於蓄客階段,預計今年年底開盤,定位爲碧桂園高端大境系列產品,戶型面積在100-125平方米之間。

據克而瑞不完全統計,蘇州樓市約有84個樓盤將在第四季度推新,其中純新盤37個。從區域上來看,吳中區以29盤遙遙領先,成爲新房供應主力軍,新區以18盤緊隨其後,新房稀缺的園區也有11個盤推新。

對於接下來新房市場走向,丁垚指出,“三道紅線”後,房企回款壓力增大,“金九銀十”降價促銷或成爲部分房企必不可少的搶收手段。而目前蘇州市場限價依然嚴厲,利潤空間不大,在此背景下,不排除會有部分房企“割肉”現象,屆時,成交數據端或會有所好轉。

克而瑞蘇常區域總經理戈文問指出,對房企而言,進入最後一季度,市場營銷壓力更大,在購房需求有所降低的當下,“金九不金,銀十難續”。對於房企來說,爲了年度業績,拋棄幻想,“走量爲上計”,是今年最後一季度對市場最好的應對態度。

━━━━━

二手房市場低溫,

出現改善“撿漏”行情

對於2020年蘇州樓市來說,一大特點在於,由於新房實行了“限價政策”,造成了一二手房價倒掛的局面,“今年二手房成交量出現下滑,是因爲在新房限價的背景下,買房的客戶有了更多選擇,從而影響了二手房的成交。”一房企銷售人員稱。

實際上,在二手房5年限售政策的影響下,近年來蘇州二手房市場亦進入了一個漫長的橫盤期,一些急售降價房源往往比較搶手。

蘇州當地一中介門店店長告訴記者,“純剛需、低總價的小戶型影響不大,而改善型購房,特別是大面積改善的,價格有所下降,甚至出現一種‘撿漏’行情,有些一兩千萬的別墅或大平層,急售的往往會便宜幾百萬。”

張華(化名)就是奔着“撿漏”而買房的。張華告訴新京報記者,相比去年,蘇州今年樓市平穩了很多,而且大面積改善型的二手房價格降了不少,其換房目標很明確,換個面積更大的改善型住房。最終,他將目標鎖定在工業園區水墨三十度小區。今年8月底,他先將科技城區域一套12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出售,隨後在9月份在水墨三十度小區以700多萬的總價買下一套170平方米的房子。

整體來看,今年蘇州二手房市場相比去年有所降溫,“今年二手能成交的,都是非常有性價比,業主誠心或者急賣的房子。學區房今年不是很熱門,庫存比去年多了好多。”蘇州當地一中介門店店長稱。

來自貝殼研究院的統計數據顯示,蘇州二手房價格自2019年下半年以來,保持相對平穩狀態。其中,9月份,蘇州二手房成交量環比8月下滑約6%,二手房價格指數則環比微跌,同比也小幅下跌1.2%。此外,去年至今,買、賣雙方成交週期走勢呈延長態勢,今年9月,買、賣雙方成交週期分別爲44天和125天,處在2019年以來的高位。

就今年國慶黃金週(10月1日-10月7日)來看,蘇州二手房成交量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貝殼研究院首席市場分析師許小樂指出,黃金週期間成交量比9月日均成交量下降37%,成交均價比9月下跌3%,市場整體較9月還有所降溫。目前蘇州業主調價中漲價佔比爲14.5%,處於歷史低位,市場預期相對較弱。

數據來源:貝殼研究院

對此,貝殼研究院進一步分析稱,蘇州二手房市場之所以出現低溫,除疫情對需求有所衝擊外,其原因還在於,去年年中的調控,平抑了市場預期,延緩需求入場。對於接下來的市場走勢,業內人士稱,預計10月份乃至整個四季度,蘇州二手房市場都將持續相對低迷的狀態。

新京報記者 | 張曉蘭

編輯 | 楊娟娟

排版 | 寇德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