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陳卓林帶着自費七千美元購買的飛機回到祖國的懷抱,加入到了航空作戰部隊,從此開展了對祖國航空領域的貢獻。而航空兵的重要性,在對付敵人突然空襲中負有重要責任,也是粉碎敵空襲企圖的決定性力量之一,在很多情況下要首當其衝。

陳卓林正是從事這樣的事情,回國的當年,他就加入到了作戰部隊之中,先後在北江戰役等戰事中獲得了勝利。此後和林偉成抵達了孫中山創辦的航空學校進行教學。1932年,廣東空軍重組之後,陳卓林又回到了廣東繼續擔任參謀長。戰事平穩階段就擔任飛行員教練,戰事起的時候就同戰友一同作戰,爲國效力。

與陳卓林共同奮戰的還有林偉成、劉敬宜等人,他們用自己弱小的力量組成了一直強有力的航空部隊,將航空作戰一舉促成爲了戰爭中最有力的武器。爲中國當時大大小小的戰爭提供了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也爲當時的航空運輸事業起到了開天闢地的作用。

飛行員陳卓林一行人對於航空事業的貢獻,是值得我們現代人用忠實的態度去紀念的。儘管時代已經過去,但是他們的精神依舊在爲我們今天的文化發展貢獻着力量。我們作爲晚輩,每逢清明懷念烈士之際,也應爲飛行員烈士們獻一捧鮮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