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伊寧縣人民法院法官毛力旦·阿扎提帶領法官助理買麗哈巴·迪力木拉提和書記員來到伊寧縣溫亞爾鄉上溫亞爾村調解室,在村委會工作人員的幫助下與該村的10名被告取得聯繫,併成功調解10起買賣合同糾紛。

原告張某生於2015年至2016年在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伊寧縣溫亞爾鄉開了一個摩托車店,有一些村民以賒賬的的方式在他店裏購買了摩托車,但部分錢款沒有收回來。張某生自己也多次聯繫過這些村民要賬,但有的換了電話,有的去了不在家,收賬效果不明顯,張某生無奈便將村民們訴至伊寧縣人民法院,請求法院依法辦理。

伊寧縣法院立案庭訴裁組法官毛力旦受理該案後,電話通知被告到庭,但許多被告表示現在正值農忙季節,鄉里又遠,暫時來不了。毛力旦查看所有案件卷宗後發現,這些案件標的額在500-6000元左右不等,而且許多被告都集中在一個村,爲了儘快的化解矛盾糾紛,減輕當事人的負擔,決定上門進行調解。

10月8日,毛力旦法官一行在伊寧縣溫亞爾鄉布列開村成功調解買賣合同糾紛10起。

村民們都積極配合法院的調解工作,有的被告當庭給付了欠款,有的被告因爲外出無法到庭,法官便通過訴前調解平臺進行視頻調解,並對達成的調解協議進行了司法確認。村民們表示,法院這種“上門調解”的方式,減輕了我們的負擔,也免去了我們來回奔波的辛苦,我們更好積極配合好法院的工作。

張某生的委託代理人也表示,這種調解方式高效便民,而且這兩日還當庭收到了部分欠款,對法院盡職盡責的服務態度表示感謝。

今年以來,伊寧縣人民法院牢固樹立司法爲民的宗旨,堅持“把非訴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的要求,堅持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全面推進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建設,不斷推進訴訟服務中心轉型升級,努力實現訴服中心功能定位從立案受理向訴訟全程服務轉變,實現工作佈局從搭建平臺向一站式解紛轉變,實現服務方式從大廳現場服務向線上線下立體化服務轉變,實現解紛方式由單一審判機關向社會聯動轉變,勇當“訴前調解”急先鋒,主動參與並指導訴前調解工作,把糾紛化解在基層,把矛盾解決在當地,爲實現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提供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