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三八線

114

作者:莫孤煙

1952年秋,志願軍發起了秋季反擊,38軍經過一個月的精心謀劃,準備對韓軍重兵把守的394.8高地(韓軍稱白馬山)發起攻擊。志司交給他們的任務有兩個:攻佔高地,殲敵5000人。

白馬山堪稱志願軍的傷心地。一年前,美軍從42軍手中奪下了白馬山,隨即修築了堅固工事。42軍當然不甘心陣地丟失,隨後發起反擊,結果傷亡400多人卻僅僅殲敵30多人,喫了個大虧。

38軍和42軍換防後,志願軍總部決心來一次大規模反擊,拔下白馬山這個硬釘子。這不僅僅出於面子上的考慮,也是爲了進一步改善三八線上的防禦態勢。

這是38軍換裝蘇式裝備後嘗試諸兵種協同作戰的第一仗,也是新任軍長江擁輝上任後的第一仗,全軍上下高度重視,進入到緊張細緻的備戰之中。

大戰前夕,一件意想不到的事件發生了。114師340團7連被確定爲尖刀連,承擔九死一生的突擊任務。

大戰在即,該連的文化教員谷中蛟被即將到來的血戰嚇破了膽,居然乘人不備叛變投敵了。這個敗類級別不高,所知有限,但還是向韓軍供述了團裏的裝備情況和作戰部署等重要情報。

得到情報,韓軍立即調整部署,在主陣地上增加了一個營的守備兵力,並加大了彈藥和食品的儲備,準備打一場曠日持久的消耗戰。

仗還沒打,自己的底牌都讓人家摸得一清二楚,這個仗還打不打?38軍軍長江擁輝請示上級。

3

兵團代司令員王近山在電話中大吼:“你拿那麼大一把牛刀,殺只雞幹嗎還哆嗦?”

爲了打好這一仗,38軍從所轄3個師中抽調了4個團,總兵力達1.5萬人。參戰的炮兵共有39個連,擁有包括大殺器“喀秋莎”火箭炮在內的182門各型火炮。除了步兵和炮兵之外,3兵團甚至還給他們調來了10輛坦克。自打建軍以來,38軍還從未有過如此“闊氣”的家當。所以在王近山看來,用如此強大的兵力火力去打“軟柿子”韓軍,不是牛刀宰雞是什麼?

不過,駐守白馬山的韓軍第9師也不是等閒之輩。該師總兵力原本就達到2萬人,另外還加強了一個步兵團,人數上較38軍參戰部隊明顯佔優。除了擁有6個炮兵營和2個坦克連外,他們還可以隨時呼叫美軍第5航空隊進行空中支援,其強大的地空火力優勢是志願軍無法相比的。

身爲志願軍戰功卓著的頭號主力軍,38軍連美軍都能痛打,當然不會把韓軍放在眼裏。廣大幹部戰士求戰心切,自信打下白馬山不成問題,殲敵5000人也不是啥難事,因此戰役還是按原計劃進行。

白馬山爭奪戰前後打了9天,艱難程度大大出乎意料。由於38軍的炮火未能有效摧毀韓9師的陣地,也無法壓制敵軍炮火,以至於敵前潛伏的6個突擊連在敵方火力打擊下喫盡了苦頭,進展異常緩慢。頭號主力團112師334團兩天時間傷亡了一大半,接替他們的342團同樣損失慘重。38軍儘管攻佔了白馬山大部分高地,但394.8高地始終在拉鋸之中,韓軍的後備兵力源源不斷,徹底打成了消耗戰。

照這樣打下去,付出的代價實在太大,而且陣地始終在敵軍火力覆蓋之下,就算攻下了也守不住。江擁輝冷靜分析形勢後,果斷下達了撤退命令。

1978年,江擁輝(右一)與許世友(左三)、李德生(右二)合影

這一仗,

38

軍殲敵

9600

多人,超額完成了殲敵

5000

人的任務,但自身卻付出了傷亡

6700

餘人的慘重代價,實在得不償失。更何況攻佔高地的主要任務未能完成,戰役目的沒有達到,所以無疑是個不折不扣的敗仗。

在此之前,戰無不勝的“萬歲軍”連美軍都對其畏之如虎,卻爲何在一貫不堪一擊的韓軍面前栽了跟頭呢?

經過幾年的戰爭鍛鍊,韓軍的戰鬥力有很大提升。9師師長金鐘五帶兵有方,訓練嚴苛,作戰經驗豐富,原本就是一員悍將,早先在擔任6師師長時就是人民軍的勁敵,第9師在他的調教下早已脫胎換骨,戰鬥力已經不亞於美軍。

38軍對韓軍戰鬥力存在明顯誤判,依然還用老眼光看人,輕敵思想嚴重。3兵團首長之所以不顧作戰部署泄露的重大變故,還決定按原計劃展開攻擊,很大程度是對自己炮兵火力的自信。事實上,志願軍炮兵火力盡管得到極大加強,但和美韓相比依然差距很大。按美軍統計數字,9天戰鬥中美韓軍隊發射炮彈超過21萬發,投擲航空炸彈2700枚,彈藥消耗量是38軍的5倍以上!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38軍在經歷第四次戰役極度殘酷的漢江阻擊戰後,戰鬥骨幹損失殆盡,在後方休整期間補充了大量新兵,因此雖然裝備有了較大改善,但部隊戰鬥力卻有所下降。不過即便如此,38軍還是能在敵軍準備充分的情況下佔領大部分陣地,在不利局面下堅持了9天並給敵軍重大殺傷,說明該軍依然具有王牌軍的強勁實力。

白馬山戰役儘管失利,但從全局來看也並非沒有意義。由於38軍主動撤出戰鬥,使得志願軍總部下決心在同時進行的上甘嶺戰役中傾盡全力,從而避免了兩線作戰的不利態勢,在大局上保持了主動。

最後說一句,那個叛變的谷中蛟戰後去了臺島,

1973

年在孤獨中病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