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朵媽。每週六我都會在《朵媽三分鐘》這個欄目,爲大家解答關於娃心理方面的小問題。

大家有任何疑問,都可以留言告訴我,點贊最高的留言,我會優先寫出來哦。

今天是賣萌日,大人和小孩都要可可愛愛地度過這天。

這個小節日的由來,起源於2015年10月10日,嗶哩嗶哩舉辦了第一屆“萌節”,賣萌日就此延續下來。

提起賣萌可愛這個詞語,與之對立的應該就是撒嬌任性了,像圖片中那位媽媽所提到的困擾一樣,自家孩子要求沒得到滿足就哭鬧不停。

這樣令人頭疼的場景好像每個家長都經歷過,關於孩子任性這個話題,今天必須和大家好好聊一下了。

需求沒有得到滿足,這一點是大部分孩子任性哭鬧的主要原因,可以從物質需求和情感需求兩方面來分析。

物質需求大都表現在想要的東西不能夠立刻拿到手裏,或者喫到嘴邊,就吵鬧個不停。

看過很多爸爸媽媽不給自己買玩具,孩子就撒潑打滾的新聞,確實讓人頭大。

情感需求,舉個簡單的例子說明:一個小男孩在公園裏玩耍,他在地上發現了一片形狀好看的葉子,於是興高采烈地拿給媽媽看。

但媽媽回應給小男孩的是:“掉在地上的葉子好髒,快丟掉!”

媽媽的這句話與孩子的關注點完全不同,這種反應在心理學上被稱之爲“無關反應”。

孩子經常得到父母的無關反應,這種情況下,他們也會用撒嬌任性的方式來尋求存在感,引起父母注意。

年齡小的孩子會用哭聲來表達一切情緒,很多事情面前,不論結果和事實如何,“先哭爲敬”。

遇到這種情況,孩子不聽話,一些父母剛開始還能堅持原則,和孩子講道理,安撫他的情緒。

可當孩子不爲所動,哭鬧得越來越兇時,父母們就會覺得很煩,耐心慢慢減少。

認爲“反正教了也不會聽”、“孩子還小,不懂事,等他大了自然就會好的”,而不再堅持該有的教導。

長此以往,這種管教模式,很容易助長孩子任性的小火苗。

家裏的小神獸調皮搗蛋時,父母爲了更好地安撫孩子的心理,很多時候都會允諾一些條件:“只要乖乖你聽話,媽媽下次就帶你去買玩具熊!”

孩子很容易把這種話聽進心裏去的,生活上面也會按照大人的要求做出一些改觀,因爲內心期待着爸爸媽媽兌現自己的承諾。

而一旦這種承諾沒有兌現時,孩子就會失去對爸爸媽媽的信任,產生逆反、任性心理。

父母之愛子,則爲之計深遠,但這份愛也是要有界限的,不要事事包辦,事無鉅細的溺愛孩子。

分場合和情況而定,孩子合理的需求可以儘量滿足,考慮用一定的條件作爲交換,避免孩子產生理所應當的情緒。

讓孩子明白,想要一些東西需要自己付出相對應的努力才能得到。

遊戲的魅力在於能夠有效地解決很多親子煩惱。

遇到孩子任性哭鬧的時候,可以選擇角色模仿這個遊戲來轉移孩子的負面情緒和注意力。

挑選一部孩子喜歡的動畫片裏的角色,比如弟弟哭鬧的時候我會模仿《小豬佩奇》裏面的喬治的聲音和動作來逗孩子開心。

大人模仿動畫人物憨態可掬的樣子,會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他們甚至也會主動加入到這個遊戲當中來,不開心的事情也就被拋諸腦後了。

孩子有他的“必殺技”,父母也要有自己的原則和立場,碰到孩子任性這回事,適當的冷處理也是一個很好的解決辦法。

比如圖片中這個媽媽的做法,孩子任性不喫飯,她並沒有急着去哄孩子,也沒有立即上手把孩子打一頓。

而是堅定的表明自己的態度和立場,讓孩子明白一直這樣鬧下去,並不會得到滿意的結果。

堅持一回兩回,孩子就不會亂耍小脾氣啦!

與孩子的任性哭鬧作鬥爭是一場持久戰,最挑戰父母的耐心。

但越是這種時候,我們越需要保持冷靜理智,以免助長孩子任性的小火苗。

他們任性哭鬧時,不一味地去妥協和無條件滿足孩子物質方面的需求。適當的冷處理,角色模仿小遊戲,一定程度上能帶來比較好的解決效果。

孩子情感方面的“任性”嘗試多給一些理解和包容,平時和多溝通,讀懂他們真正的內心世界。

還記得今天是什麼日子吧?賣萌日哦,不記得從哪裏看到這句話,不是你陪伴孩子成長,而是他陪你一起變幼稚。

養育孩子,作爲父母我們任重而道遠,一起砥礪前行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