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奪冠》正在各大影院上映,作爲中國人最喜歡的體育團體,中國女排一直都是遙遙領先的。

雖然乒乓球,羽毛球等項目,中國隊的榮譽一直傲視羣雄,但中國女排一直從中國人心裏都有着特殊的情感,也可以說的精神寄託。

《奪冠》電影回顧了中國女排的輝煌歷史,也重現了幾個重要的經典賽事時刻,但是電影中有幾個精彩瞬間,看似不經意設計的橋段,卻給人爲之一振的感覺,這中間的意境非凡,也只有中國人才能瞭解那其中的深刻含義。

1、機場喝咖啡的場景,這是迷信,還是玄學?

中國人本身就是一個無神論的民族,心中沒有西方的上帝,也沒有至高無上的真主,所以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事情巧合,被大家叫作玄學,而如果有人對這個非常迷戀,就會被人稱之爲“迷信”。

電影中,作爲陪練助教的陳忠和(黃渤 飾演),無法隨教練組一同去日本參加女排大獎賽,他在機場和郎平(鞏俐 飾演)一起喝了一杯咖啡,最後中國女排逆轉戰勝日本女排,並且就此開啓了“五連冠”的神話。

而2016年奧運會的時候,陳忠和再次來機場爲中國女排隊伍踐行,他再次請郎平教練一起喝了一杯咖啡,這算是給老朋友加油打氣,也是一個美好的祝願,希望她能帶領隊伍取得好的成績,而最後中國女排也真的獲得了冠軍。

這簡單的一個舉動,其實不僅僅是承載了陳忠和教練背後的付出,和對於女排姑娘們的美好祝願,其實也承載着國人對於中國女排給予希望的一種寄託,這是一種動力,我們在背後爲中國女排在默默加油助威。

其實看到那一刻,彷彿那杯咖啡,彷彿就承載着我們對女排取得好成績的一種祝福,也是一種希望,所以哪一個瞬間讓人充滿感動。

2、教練在大熱天穿上中國女排親手織的毛衣,那是一種祝福,也是一種寄託

電影中,陳忠和教練無法親赴現場爲女排姑娘們加油助威,但是看到比賽開始,他翻箱倒櫃,找出老一代女排親手爲自己織的毛衣,在家裏觀看女排的比賽,這是希望他們能取得一個好的成績。

陳忠和教練先作爲陪練陪伴老一輩中國女排一起成長,後面他又親自掛帥帶領女排在2004年奪得雅典奧運會的最高榮譽,也見證了2008年之後,中國女排的低谷,所以他希望新一代的女排姑娘們,能繼承老一輩女排奮勇拼搏,不怕艱難的精神,重塑新時代的“女排精神”,這是一個美好的願望,也是一個願景。

3、郎平撥通陳忠和的手機,讓他傾聽現場的國歌共享喜悅,也是感謝在成功背後他的付出

2016年的中國女排能重塑輝煌,第三次登上奧運會的最高領獎臺,郎平的指教理念功不可沒,但是也離不開她背後的幕後英雄,陳忠和作爲功勳教練,他主動退出主教練的競爭,並默默支持郎平的執教策略,這是老搭檔之間的信任的默契,也是真的爲了中國女排的事業更上一層樓的付出。

在女排登上最高領獎臺那一刻,郎平沒有忘記背後付出的那些人,從她向國際排聯申請,沒有進入14人大名單的2人一起站上領獎臺,共享至高榮譽的時刻;到她撥通陳忠和的手機,讓他一起傾聽國歌,感受那份榮耀,這彷彿就是對身後默默付出的這些女排付出者的一種答謝,可能在榮耀薄上沒有他們的姓名,但是在中國女排人的心目中,從來都沒有將他們忘記。

但看到這個情景,真的讓人非常感動,一項體育運動,很多人蔘與了,並且爲之奮鬥一生,有些人可能根本參加不了奧運會,或是有些人因爲傷病,他們一生都落下了殘疾,雖然他們沒有站上最高領獎臺,但是他們所付出的努力,不應該被抹殺,應該爲大家所銘記!

⊙文章版權歸【娛樂東方眼】所有,圖片來源於豆瓣電影;喜歡請點贊,評論和轉發,未經授權,不允許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