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充分發揮新裝備作戰潛力,各國都在進行積極探索。美國在這方面可謂是不遺餘力,比如美軍在裝備了F35戰鬥機之後,除了進行正常的對空和對地攻擊訓練之外,還在測試利用F35戰鬥機引導地空/艦空導彈打擊低空目標能力。

具體操作就是,讓高空中飛行F35戰鬥機利用先進的相控陣雷達,去探測低空飛行的敵巡航導彈和飛機,然後再將目標的位置以及參數發給艦空導彈/地空導彈系統,地空/艦空導彈則根據F35實時傳輸更新的目標信息發射導彈,並引導彈接近敵方目標,在按到一定距離時防空導彈主動雷達開機自主搜索並完成攻擊。這種打擊模式也就是所謂的“A導B射”。

有些人可能會奇怪:美軍幾年前些年不是已經具備了用E2預警機引導標準六防空導彈打擊超低空目標的能力了嗎?再讓F35這樣做是否畫蛇添?畢竟F35並沒有E2預警機那種強大的探測能力。

雖然F35的雷達探測能力不及E2預警機,但是f35也有它的優點:那就是隱身能力好,生存能力非常強。因爲現代戰爭中,E2預警機的生存能力並不好,對方使用遠程防空導彈很容易將其擊落。而F35具有非常良好的隱身能力,即便是在戰區前沿活動也很難被攻擊。另外就是F35所裝備的相控陣雷達也有非常優異的探測能力,特別是對目標的定位精度和連續跟蹤能力比E2更好。因此如果有幾架F35在戰區巡邏的話,將能爲地空導彈提供比較有較的低空探測保障和引導。

那麼有人可能會發出疑問了:既然F35的雷達能夠發現低空飛行的敵方導彈和飛機,爲什麼自己不用導彈開火呢?這主要是因爲F35自身攜帶的導彈數量有限,難以應對敵方大規模空襲,而相比之下防空導彈發射單元可以擁有幾十枚防空導彈,能夠應付對方飽和攻擊。對中國來說,F35戰鬥機引導地空導彈的戰法也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因爲現在中方也有了和美國相當的技術水準。

從技術角度上來看,殲20的雷達探測能力比F35戰鬥機更強,殲20的機頭更大,有源相控陣雷達的天線面積比F35更大,其探測距離和能力也比F35比要強;另外紅旗9防空導彈和美國的標準6一樣,也是採用了末段主動雷達指導,在接近到目標一定距離時,將會開啓主雷達自主搜索和攻擊。

因此,如果殲20能夠引導紅旗9防空導彈,將能夠顯著提高我方的防空作戰能力。一般情況下,有少數幾架殲20隱形戰鬥機和紅旗9防空導彈配合使用,就可以應對敵方大規模空襲。殲20甚至可以憑自身卓越的隱身能力和態勢感知能力,進行前出偵察和預警察,在敵方空襲兵器還沒有進入我方空域之前,就引導遠程紅旗9導彈進行先敵攔擊。而且在那麼這種模式下,紅旗9防空系的雷達保持自身寂寞,具有很高的隱蔽性和生存能力。特別是對於機場比較少的戰區而言,這種防空模式更有應用價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