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爲一段抖音小視頻,付喆最近火了一把。

作爲去年國慶閱兵女兵方陣中一員,她在退伍後,返回母校東北農業大學,併成爲新生的軍訓教官。

她也被網友稱爲“最美軍訓教官”。

口述付喆 記錄:哨位君

你們三公里的成績是多少?我當兵前在學校的測試是半小時……

長跑真是我的痛點,可我偏偏是個從小就被認爲會要當兵的女孩。

當年的3公里成績

我爸是陸軍的一名指導員(已轉業),我在部隊大院度過的童年。記得那時我經常騎着兒童車在門崗晃悠,讓兵叔叔帶我出去耍買好喫的;要麼就是自己領着大院一幫熊孩子抓魚逮鳥,雞飛狗跳。

甚至兵叔叔在練400米障礙時,我還會在底下鑽來鑽去,不亦樂乎。

嗯,我覺得自己是個標準的軍娃。

小時候的我和爸媽

我大三那一年,2018年徵兵季一開始,我爸就開啓了“勸女從軍”模式,每天清早把我搖醒——快去報名啊,不然就錯過了!

我那時候正處於大學階段的“放縱期”,因爲此前家裏一直把我管得賊嚴,上大學後終於能放飛自我:不停變換頭髮造型,跟着老師學民謠吉他,練街舞……

當兵前的我

我也覺得自己是時候換一種生活方式了,去擁抱一段軍旅人生。

2018年9月,我入伍了,成爲北部戰區空軍一名通信兵。

那一年,我20歲。

穿上空軍藍

新兵連對我而言有一件大事,我3公里及格了(14分)。

至此之後,我覺得沒啥苦是不能承受的了。

接下來就是軍旅生涯的轉折時刻——閱兵女兵方陣隊員選拔。身高1米68的我,成爲了候選人員,而且是爲數不多的幾名義務兵之一。

接下來就是一段刻骨銘心的日子。

訓練最苦的時候,我患上了足底筋膜炎腳底下像是踩了玻璃渣,一動就疼,最開始我靠喫止疼藥,能頂一天,後來喫多了不好使了,也不敢再多喫,就生扛着,到重要的大合練時再喫一顆。

如果趕上生理期,那難受勁簡直無法形容。

不到兩個月,我瘦了20斤。

閱兵中的我

每個受閱女兵都一樣,很多傷和疼痛都必須自己扛下來,因爲一旦你倒在訓練場,就會有替補隊員補上你的位置。

受傷是家常便飯

閱兵當天,我們凌晨2點40就起牀了,5點多集合出發。

我是9排面第25名,一名“框架兵”——在方陣上畫一個“田”字,“田”字上的隊員就是“框架兵”,對她們的隊列要求更爲苛刻。

方陣中的我

真正受閱的時候,其實腦子裏就一件事——踢好這一趟。

那天最讓我難忘的是兩個畫面:一是整隊時我用餘光掃了一眼,欄杆一側的各排面替補隊員,她們筆直地站在那裏,同樣爲之奮鬥了幾個月,卻沒有機會走過天安門。

還有就是結束返回的時候,武警爲我們開道,兩側的居民樓上站滿了人,母親抱着孩子,老人互相攙扶這,向我們揮舞着國旗致敬。

那一刻的美好與驕傲,永生銘記!

2020年9月,我退伍了。

回學校檢查後才知道,閱兵還留給了我腰椎間盤突出、膝蓋交叉韌帶損傷的小毛病,大概每一個參閱軍人多少都會帶着這麼點“後遺症”吧。

而軍營留給我最深刻的“後遺症”,則是關於戰友關於部隊的記憶。

和姐妹們朝夕相處,喫苦受罰,每一刻都歷歷在目。

回到學校,我又做回了一名學生。

只不過軍人的記憶已悄悄融入我的血脈,我比兩年前更堅定,更懂得爲了理想應該付出什麼。

我還有很多的人生想要體驗,我想考研想支教想去不同的地方迎接挑戰。

很幸運生在一個女生擁有很多選擇的時代。

很驕傲青春裏有穿軍裝的樣子。

我不知道下一站在哪,但我已在路上。

本文圖片由作者提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