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知道金华,是从课文里面的叶圣陶的那篇《记金华的双龙洞》,里面有提到在金华的休闲游玩,于是就给金华打上了一个风景优美、休闲、适合游玩的标签;后来,再次了解到金华,是因为看到了当地的很多人外出做生意,尤其是水晶相关的生意,发现金华原来还是一个涌现出了很多做生意人的地方。

但无论如何吧,这个位于浙江中部的城市,现在已经跻身二线城市行列,在省内的经济地位也超过周边的丽水、衢州,和工业基础发达的台州相差不大,可以称得上并驾齐驱,那么,号称二线城市的金华市的实际生活体验是怎么样的呢?

从地形上来说,这里丘陵低山连绵不断,符合浙江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大体地形地貌特征,从发展农业和种植业的角度来说并不占优势,尤其是相比江苏、皖北、山东和豫东南的成大片的冲积平原相比,但好在这里除了山丘还有盆地,从地形上来说,这里是属于金衢盆地的东区,整个大盆地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大小盆地内浅丘起伏,海拔在50~250米之间相对高度不到100米。盆地底部是宽阔不一的冲积平原,地势低平。这就形成了这里的山丘、盆地并存,山水兼备的地形,也给人居环境和动植物的多样性提供了生态条件。

有些在外面做生意久了的金华人,每年都想在金秋时节回老家看看,感受一下秋高气爽和心旷神怡,再看看家乡的漫江碧透和层林尽染;当地的气候也春夏秋冬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光照充足,是个怡人的地方。

但其实金华很大,从面积上说,这里的土地面积 达到了10942平方公里,相当于5个深圳那么大,人口也比较多,根据统计,2019年的全市户籍人口达到了491.93万人,全市常住人口达到了562.4万人,城镇化率达到了68.7%,从这些数字来看,当地的城镇化水平还是挺高的,大致跟苏南地区的城市相当,而且人口还呈现出净流入的趋势。

如此庞大的人口数量自然也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根据统计,这里2019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了2425.59亿元,其中,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38.07亿元,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7.52亿元;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达到了2209.03亿元,可见当地的批发零售是比较庞大的。

当然,随着互联网、快递物流和交通设施的优化和改善,这里的电子商务产业也在快速发展,根据统计2019年的网络零售达到了3166.1亿元,增长16.4%,占全省网络零售额的16%,网络零售额居全省第二,一些小商品,例如饰品、相框、家居用品,可能细心网购的人会发现都是从金华那边发出的。

当然,当地的人均收入也水涨船高,根据统计,2019年的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155元,折合4013元每月;分城乡看,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9348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8511元。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0911元,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7166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9933元。而根据另外一份统计数据显示:

2019年,金华市全社会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65871元, 其中,在岗职工(含劳务派遣)年平均工资66288元。

2019年,市区全社会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66195元,其中,在岗职工(含劳务派遣)年平均工资66520元。

结合六亿人口月收入一千的现状来看,这里的情况较好,也因此消费能力和意愿也比较强。

还有一个现象就是当地的汽车已经比较普及,2019年的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47.9辆;另外,移动电话用户达951.11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193.93部/百人;这些数据已经比较高了。

另外,这里的旅游业也因为得天独厚的资源而风生水起,根据统计,在2019年一年共接待游客1.40亿人次,旅游收入1579.77亿元,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1.39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543.01亿元,这跟有长江三峡资源的宜昌相比也不逊色。

总之,在金华这个2019年GDP已经达到4559.91亿元的二线城市来说,这里还在不断发展,已经跟珠三角的中山、惠州等城市站到了同一级别的城市阵营中,这里的绿地、森林和乡村,以及在不断优化的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也让这里的显得更加宜居宜养宜休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