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家乡》,21亿多的票房,粗算大概6000万的观影人次,能达到这个人口规模的节目,在中国怕只有春晚能做到。

从整部电影来看,也更像一台央视春晚,而且还是90年代的春晚。

为啥是20来年前的,而不是八十年代的?

是因为八十年代草创之初的春晚首先是丰富了老百姓封闭已久的精神生活,不仅有令人耳目一新的节目编排,还有相声小品的感受深刻的针砭时弊。

而且没见过世面的老百姓捞着个香港演员就是大明星了,所以那时候香港九龙的一个电子表工人张明敏能一夜之间火遍大江南北。

而到了90年代的春晚依然有着无敌的收视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了,老百姓有了一定的见识和相当的积蓄,大大小小的明星见不少了,春晚也开始玩套路了。

不用说口号式的主持词,就连港台明星不仅不会一人再唱两首歌了,单独来一首都已经变得奢侈。各种小品都是先咯吱你笑,然后再升华了想让你哭。

整台晚会满眼的和谐欢乐,批评讽刺是绝不可能有了,但时不时还会有点小感动。

《我和我的家乡》就那样儿。

这类电影,看的时候最注意看是有哪些明星脸,这部去年《我和我的祖国》的姊妹篇此次云集了近百名明星,可谓星光灿烂。

这都是从《建党大业》《建军大业》《建国大业》后,主旋律影片按商业片拍的套路。

当然“师承”还是来自于香港。

当年黄金时期的港片爱玩群演贺岁,特别是成龙曾经有一部《夏日福星》,结尾时从电梯里呼呼啦啦出来一百多明星,观众凝神静气地注视着都有谁。

就像当年春晚上镜头一扫过去,观众也都在仔细瞧瞧都有谁。

后来发现有个喜欢给女下属体内注入正能量,并创造了“正能量”这个词汇的宋山木。

真正的正能量十足的《我和我的家乡》里的明星脸绝不亚于《夏日福星》。

台前脸熟儿的就不说了,近年因《绣春刀》和《流浪地球》大火的两位青年导演路阳和郭帆都分别出现在片中。

路阳是扮演了在葛优high到当场躺地下时旁边的一个食客。

郭帆则是在《UFO》里直接演起了自己。

演自己的明星也挺有趣儿。

像贾玲和岳云鹏演一对处对象的青年男女,男的呼女的“贾俞玲”,女的叫男的“岳龙刚”,这都是他们俩的真名。

贾玲爸爸当年因为喜欢《庐山恋》里的张瑜,因此给女儿取了这个名字。

另外,《最后一课》里的雷佳音在遇到当年老师已经失忆的范伟时,范伟问你的头怎么这么大了?雷佳音说憋的。

这是两个梗。一个是雷佳音的外号就叫大头,另外地球人也都知道赵本山当年和范伟“脑袋大脖子粗”的小品台词。

此外,导演徐峥也夹带私货,他女儿是TFBOYS里王俊凯的粉丝,于是徐峥就让女儿客串路人甲站在了爱豆王俊凯身边。

看完春晚之后,首先回想并比较哪个节目更好看。

当然,比较对象设定在90年代,就是那时候在发达地区,尤以广东为首的南方,很多人因为有更多的选择,可以看TVB的贺岁,可以出门去逛花市,已经开始舍弃春晚。

就像走进电影院看《我和我的家乡》的人不少,选择不去看的依然大有人在。

不看春晚的原因有节目老套、无趣,净是假唱,套路看尽等等原因,不去看《我和我的家乡》的也有人不care这片子的主旋律特性,片子里的环境太假,还有像高晓松的镜头被删等不可说的,等等你懂的。

那时候喜欢看春晚的,之前几年很多人是盼着陈佩斯出场,二子退出江湖后本山大叔成了高处不胜寒的小品王,也是很多人苦挨一宿的盼头儿。

《我和我的家乡》里“享受”到压轴演出的沈腾的麻花团队,无疑就是当年赵本山的地位。都知道他会出来,就把最好的期待都留在了最后。

那些年本山大叔没让人失望过,银幕上终于再现的沈马组合也一样让人尽兴而归。

当然就像南方人也不怎么喜欢赵本山一样,沈腾也不是万能的。

在豆瓣等各大平台上你能发现也有嗷嗷多的人等着盼着“唐探团队”的出现,《天上掉下个UFO》那种土味科幻赢得了不少这样观众,甚至是年轻的观众的心。

只是很难理解丫丫佟丽娅,怎么还没和渣男陈思诚离婚,还出现在他导的电影里。

这种夫妻档也几乎贯穿了《我和我的家乡》。

《最后一课》里导演是徐峥,他媳妇陶虹也在片子里。

片子里还有一对小CP颇引人关注,就是去年在《我和我的祖国》里《夺冠》故事中的小美和冬冬,这回双双出现在《我和我的家乡》中。

主演冬冬的韩昊霖已经是当仁不让的中国童星男一号了。

导演第三个故事《回乡之路》的邓超,也自然地把媳妇孙俪安排在片中客串个角色。

第一个故事《北京好人》里葛优葛大爷的表演也一样是很多人的期待。只是有点尬笑的台词,让人对宁浩这些年越来越不好看的喜剧有江郎才尽的看法。

当然,也是有闪光点的,都显示出宁浩的小聪明来。

譬如和前作的“艺谋”呼应。

葛大爷发挥正常,“照顾”了总监制张艺谋,也玩情怀地说了一句当年自己做的“中国移动神州行”的广告台词“我看行”。

去年在《平原夏洛克》中出道的素人张占义,也在结尾和葛大爷呼应了自己去年电影中的镜头。

其实这个故事里最闪亮的当属刘敏涛。

人过四十了才红,当属大器晚成,但是在刘敏涛这儿也可以说是厚积薄发。

她在片子里短短几分钟的出现,那自然流露的骚浪眼神绝对是十年磨一剑的产物。

她给葛大爷打针,葛优上演“双簧”的场面也是这个故事里为数不多的笑料。

不过也有人指出,这个故事虽然笑料一般,但的的确确是把扶贫攻坚战里的健康扶贫说得靠谱。

而其他的故事里,美化成分过大,很多人指出例如《最后一课》里出现的1992年破破烂烂的农村,其实才是很多地方如今真实的写照。

《神笔马亮》里取景自沈阳沈北新区稻梦空间,则更过分美化了驻村扶贫干部所处的环境。

当然,过分敏感的话题说多无益,既然把它当做20年前春晚的再现,那么找乐呵的彩蛋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而片中最大的彩蛋聚集地莫过于《天上掉下个UFO》,这个片子也被网友称作《唐探2.9》。

主演王宝强和刘昊然穿的衣服就是《唐人街探案》中的衣服,且两人的名字,一个叫小秦,一个叫老唐,与《唐探》中人物名相对应。两人出场时的背景音乐就是《唐探》里的音乐。

两人作为央视导演来到贵州,不像是拍科教片的,倒像是拍探案片的。

本来片子开场的村里放的露天电影还有个更“过分”的《唐探2.9》。

当时银幕上出现的龙标,就是本来今年大年初一上映,如今改在明年大年初一上映的《唐人街探案3》的公映许可证。

但正式放映时,该处被剪掉了。

当然陈思诚在夹带私货的同时也顺便致敬了同行。

那场露天放映的片子,放的是《我和我的家乡》总导演宁浩导演,黄渤主演的《疯狂的外星人》。

《疯狂的外星人》放了一小段外星人飞到地球的场面,那个镜头其实是效仿自《变形金刚》。

片中董子健误碰遥控导致飞碟出现时的音乐,正是我们熟悉的《大话西游》中至尊宝化作齐天大圣驾着七彩祥云出现时的音乐。

这是星爷最喜欢的《小刀会序曲》,在《鹿鼎记》《大内密探零零发》都曾经出现过。当然周星驰也是拿来主义,当年胡金铨的《龙门客栈》率先引用的。

片中曾有一段回忆,黄渤年轻的时候是彭昱畅扮演的,而在和《我和我的家乡》同时打擂国庆档的电影《夺冠》中,彭昱畅演的也是青年黄渤。

当然云集了一百多位演员,一晃而过或暗藏的彩蛋还有不少,去看才能体会到快乐。

春晚的结束曲是永恒的《难忘今宵》,《我和我的家乡》结束了,来扣题的必须是《我的祖国》了。

这也是片子要呼应主题“有国才有家”。

电影开场音乐来自郭兰英和中国歌剧舞剧院合唱团演唱歌曲,片子结束时终于让郭兰英把这个歌唱完了。

从1950年代至今,《我的祖国》由郭兰英唱响了60多年,已经成为国民识别度最高的歌曲。

去年《我和我的祖国》的主题曲是王菲翻唱的同名曲,曾经齐声高唱振奋人心的经典老歌,在天后空灵的演绎之下焕发了新的生机。

将爱国情绪不再演绎成宏大叙事,而成为个人心底珍藏的最真的呼声,王菲的翻唱也就此成为经典。

如果《我和我的家乡》要是再能请来天后演唱的话,那就是最锦上添花的彩蛋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