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華爲蘋果年度PK“波及”奧海科技,180億手機充電器大王的是與非

華夏時報記者陳鋒 見習記者 林堅 北京報道

對於依賴或上癮手機的人來說,手機沒電就等於失去了“世界”。只有手機有電,纔會有“安全感”。如此一來,手機充電器就成爲了必需品。

被稱爲“手機充電器大王”的奧海科技(002993.SZ)最近備受資本市場關注,原因是華爲與蘋果新機的年度PK將在本週拉開大幕。

10月9日,該股觸及漲停板,10月12日,股價繼續上漲,報收99.24元/股,漲幅2.46%。上市兩月多的奧海科技,一方面深受資本青睞,另一方面也面臨質疑和挑戰。

華爲與蘋果的PK

手機正成爲人類的新“器官”。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佈的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6月,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9.32億,佔整體網民的比例爲99.2%。隨着手機出貨量的不斷增長,作爲配套設備的充電器出貨量也在不斷增長。

華爲與蘋果的新機“廝殺”無疑是10月的熱門話題之一,兩大手機霸主將在近期分別推出Mate40系列與iPhone12系列,把今年手機業大戲推上高潮。其間,作爲手機充電器供應商的奧海科技也間接捲入其中。

10月10日,華爲終端官方微博稱,華爲Mate40系列全球線上發佈會定於北京時間10月22日20點舉行。有傳聞稱新機將搭載66W超快速充電,而奧海科技爲主要代工廠。

從原先的40W到這次的66W,功率提升被看作是華爲在手機市場羣雄追逐的當下,提升自身產品競爭力的一次重要舉動。

此外,還有投資者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多次提問“公司是否是華爲Mate40 66w快充方案提供商”,但奧海科技均以“基於與客戶的保密協議約定,關於公司供貨應用的具體手機型號,可諮詢華爲公司”作爲回覆。

華創證券指出,手機功耗提升和手機電池容量受限,催生快充解決方案。快充正在走向“百瓦時代”,協議兼容性增強,將推動第三方充電器迅速放量,預計2022年整體有線充電器市場空間爲1081億元,其中快充市場爲986億元,年複合增速近40%。

蘋果方面,最新的iPhone12系列將在10月14日正式登場。此前有傳聞稱,今年iPhone12系列將不再配贈充電器。但相較於奧海科技與華爲的“曖昧”,奧海科技與蘋果之間並未有過多交集。

奧海科技方面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目前爲止,公司還不是蘋果相關產品的合作商,沒有參與到iPhone12的生產中。

“從手機標配市場角度,公司根據手機品牌客戶的手機出貨量正常推進充電器項目及訂單;從手機零售市場角度,蘋果新機是否配充電器需要蘋果發佈會或蘋果官方正式證實,如果蘋果新機不配充電器,會帶來零售市場的市場增長,但主要也要體現在蘋果新機發布之後。”奧海科技董祕在深圳互動易上如此表示。

該公司董祕推測蘋果iPhone12可能不標配5W充電器。“如果iPhone12不配5W充電器,標配市場勢必受到影響,但反過來會提升TOC端市場的需求,而公司已經成立TOC事業部,所服務的墨菲、貝爾金等間接服務蘋果的客戶將迎來更多市場機會。雖然目前公司以ODM(原始設計製造商)爲主,當然也不排除未來做品牌的可能。”

記者瞭解到,奧海科技給墨菲等客戶提供的無線充電器、無線充背夾等產品可直接應用到蘋果手機。

華爲與蘋果的年度PK爲奧海科技賺足了熱度,但今年受疫情影響,國內外手機銷量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加之購機不再捆綁配贈充電器漸成趨勢,對於奧海科技而言,無疑是一場考驗。

奧海科技董祕表示,根據IDC等全球知名統計機構的數據,全球前幾大手機品牌的全球出貨量比例是在不斷提升的。同時,手機充電器的充電功率是不斷提升的,帶來的充電器銷售價格也是在不斷提升的。品牌手機客戶市場份額的不斷集中、快充產品的提升等均會影響公司銷售收入的增長。針對購機取消配贈充電器的趨勢,公司以自主開發和定製開發爲主,產品主要使用客戶授權品牌,不會影響規模。

質疑與風險

奧海科技被稱爲“手機充電器大王”,系華爲、vivo、小米、OPPO、LG、魅族、HTC、諾基亞等知名手機品牌商和百思買、貝爾金、墨菲等國際大型數碼產品提供商的合作方。資料顯示,該公司在全球手機充電器市場佔有率爲2019年的10.34%,相較2017年7.38%提升3個百分點。

奧海科技於今年8月17日在深交所上市。兩個月以來,該公司作爲次新股受到機構的格外青睞。該公司股票上市交易後多次登上龍虎榜,榜單顯示有多家機構買入奧海科技。

在資金助力下,奧海科技股價一路走強。以上市首日收盤價38.71元/股與最高股價106.96元/股計算,奧海科技股價增長176%,目前市值爲179.43億元。

10月9日,第三代半導體板塊大漲,奧海科技作爲概念股觸及漲停板,開盤報90.51元/股,收於96.86元/股。經記者瞭解,該公司的研發產品涉及氮化鎵(GaN)第三代半導體材料電源。記者從半導體業界人士處得知,目前國內手機充電器在材料使用方面,多采用氮化鎵,但目前氮化鎵充電器主要應用於零售市場,手機配套市場並未大規模推廣。

創道投資諮詢合夥人步日欣對《華夏時報》表示,氮化鎵充電器具有體積小易於便攜、功率大、快充等無可比擬的優勢,將是未來電子產品充電方案不可逆的大趨勢。目前氮化鎵充電器未大規模推廣的主要原因在於以氮化鎵爲代表的第三代半導體產業還處於初級階段,產品價格短時間還無法大幅降低,因此限制了其普及速度。

“但不可否認,基於氮化鎵充電器無可比擬的優勢,大規模普及只是個時間問題。”步日欣說道。

儘管第三代半導體材料概念傍身,資本機構追捧看好,但奧海科技也並非高枕無憂。資料顯示,奧海科技是一家專注於智能終端充儲電產品(包括充電器、移動電源等)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產品主要應用於智能手機、平板電腦、AI智能物聯網硬件(智能家居、智能穿戴設備)、無人機等領域。

在上述簡介裏,“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的認定資質曾受到質疑。有媒體報道稱,奧海科技各年研發人員佔員工總人數的比例均低於7%,並不符合我國“高新技術企業”評定標準的明確規定。

針對認定資質等諸多問題,《華夏時報》記者10月9日聯繫該公司證券部,接聽的工作人員稱採訪需要“走流程”,但截至發稿時,記者仍未收到答覆。記者以投資者身份再度聯繫該公司,得到的答案並未有實質性價值。

據該公司年報顯示,2017年至2019年,該公司研發投入總額分別爲5647萬元、7284萬元、1億元,佔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爲4.9%,4.38%,4.33%。

從營收與淨利潤來看,公司穩步向好,但是與此同時毛利率與資產負債率成爲隱憂

除此之外,記者注意到,奧海科技的經營風險也頗多,例如毛利率波動、應收賬款無法及時收回、淨資產收益率下降、存貨跌價損失、資產負債率較高等。

在毛利率方面,2017至2019年,奧海科技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爲22.76%、16.57%、20.77%,出現5%左右的上下波動。公司對此解釋稱,由於下游手機行業進行整合,行業競爭激烈,價格戰導致其成本管控較強,公司不能隨着成本的波動及時調整產品銷售價格。

在應收賬款方面,2017年年末、2018年年末、2019年年末,奧海科技應收賬款分別爲4.1億元、5.4億元、7.7億元,佔資產總額的比例分別爲36.61%、33.11%和34.50%,指標數值偏高。奧海科技曾在公司招股書中對此解釋稱,公司長期注重對客戶資信、業務等各方面進行調查,對客戶信用期限與信用額度實施跟蹤、動態調整,目前與公司合作的客戶信用良好,但如果出現信用惡化,或將產生影響。

淨資產收益率方面,該公司的指標或出現下降可能。2017至2019年,公司淨資產(歸屬於母公司股東)分別爲4.5億元、5.6億元、7.8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分別爲16.37%、20.72%和31.43%。某證券分析師對記者表示,目前看來,奧海科技募投項目的建設和達到設計生產能力的產量需要一段時間,或無法立刻達到預定效益,將對公司經營產生影響。

存貨方面,近三年內,公司存貨賬面價值分別爲1.5億元、1.8億元和2.2億元,佔流動資產比例分別爲16.46%、13.54%和12.19%。上述證券分析師對記者表示,由於當前手機市場競爭激烈,行業變蕩的不確定性因素增多,奧海科技存貨或將面臨跌價損失的風險。

資產負債率方面,2017年末、2018年末及2019年末,該公司資產負債率分別爲60.40%、65.84%和64.64%,資產負債率頗高。對此,奧海科技曾在招股書內做出解釋,高資產負債率是由於公司產銷規模增加較大,導致營運資金增加較多,而公司主要採用銀行間接融資的方式融資。

儘管風險諸多,質疑未解,但仍有中泰證券國金證券、民生證券等機構發佈奧海科技研報,對該公司持好評態度。中泰證券認爲,奧海科技目前是全球市佔率約爲14%的國內安卓手機充電器ODM龍頭,隨着下游快充迭代爆發,公司受益於新客戶、新領域(手機之外)、新賽道(無線充)的中長期持續動能。民生證券則預測奧海科技2020年實現歸母淨利潤3.78億元,同比增長70.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