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都桥到塔公寺的路上,两边的山坡上成片的玛尼石,密密麻麻地散落在山岗上。公路一侧的河水绵延山谷,散布在河床上的玛尼石彩色经文和图案格外醒目。这就是传说中的玛尼山和玛尼河了。其实,这种带有密集症的“涂鸦”是藏民们祈福的情景呈现。

从新都桥到塔公镇的路上的这段“六字真言河”,传说是塔公寺的阿聪上师游历到力邱河时,闻河水轰鸣犹如诵读佛经,顿悟之后第一个在河中巨石上刻下六字真言,让激流的河水和呼啸的疾风不断称颂着“嗡嘛呢呗咪吽”的六字大明咒,而后僧俗信众均自发在此刻经造像。日复一日,本来毫无生命力的土山石块,在信仰的力量下竟化腐朽为神奇,成佛的信念也具化成一下下锤凿、一笔笔描红、一次次称颂,着实让人啧啧称奇,赞叹不已。

在塔公寺周边有一条鲜为人知的河,名叫力邱河(木雅话叫吕曲),河床上的石头和山崖均被雕上六字真言,这条河被人们称为玛尼河。河岸围着长长的经幡。徜徉其间,感觉这里被浓浓的藏传佛教氛围笼罩。清晨,两山间云雾缭绕,河水含烟,犹如置身人间佛国。

河床上的玛尼石,经长年流水冲刷、风吹日晒,经文和图案渐渐失去色彩。

玛尼是佛教经咒六字真言“嗡嘛呢呗咪吽”的简称。玛尼石,泛指刻有佛教经文、六字真言及各种佛教图像的石块,源于藏区原始的自然崇拜。尼玛石刻在藏区是民间的一种石刻艺术,一种融雕刻和绘画于一体的古老艺术表现形式。藏民将理想、追求、情感和希望刻在石头上,给大自然也赋予了独特的灵气。

玛尼石(Marnyi Stone) 最原始的名字是 “玛智石” 。这是根据三世如来心咒八字真言 “ 嗡 . 玛智牟耶萨列德”,取了前面的“玛智”两个字而来的。 “玛智石” 是从古象雄时代所流传下来的传统习俗。现代藏族同胞许许多多的习俗和生活方式,比如婚丧嫁娶、天文历算、医学文学等等,在某种程度上也仍沿袭着古老雍仲本教的传统。

藏族同胞还有许多独特的祈福方式:比如转神山、拜神湖、撒风马旗、悬挂五彩经幡、刻石头经文、放置玛尼堆、供奉朵玛盘、酥油花甚至使用转经筒等等,这些也都是古象雄雍仲本教的遗俗。

玛尼石在藏区各地随处可见,山间、路口、湖边、江畔,几乎都可以看到一座座以石块和石板垒成的祭坛--玛尼堆。这些石块和石板上,大都刻有六字真言、慧眼、神像造像、各种吉祥图案,它们也是藏族民间艺术家的杰作。

藏族先民靠山吃山,磨石斧以狩猎,凿石锅以煮食,垒石屋以避寒,佩石坠以驱邪,如此维系着长久不衰的巨石崇拜与灵石崇拜。

藏族对佛教文化有着特殊的感情,男女老幼都以做佛事为崇高。在广袤的草原上、偏僻的山沟里,人们刀笔不停,艰苦劳作,在一块块普通的石头上刻写上经文以及各种佛像和吉祥图案,并饰以色彩,使平凡的石头变成了玛尼石。

从内容上来看,玛尼石刻图纹除了“六字真言”和藏文经文及“卍”符号以外,还雕刻有各种佛像(护法、金刚等)、以及龙、蛙、鱼、鸟、狮、象、佛塔、花草等图纹。

在虔诚的信徒们眼里,石刻艺人成为给他人带来福运的宗教艺术家。并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地把日夜默念的六字真言刻写在石头上,这些石头就会有一种超自然的灵性,就能消除一生罪孽,给他们带来吉祥如意。所以,信徒不仅口头念,还用刀刻在石头上,送到玛尼堆,算是完成了一份功德。

玛尼石的功德,非凡夫语言所能叙述,玛尼石的利益,非凡夫思维所能想象。

玛尼山就这样静静地躺在从塔公寺到新都桥的路边,仿佛穿越了千古的红尘,执着地等待着有缘人的到来。一块块石头上雕着鲜艳的经文和图案,厚重而深刻。

雕刻精美、色泽艳丽的佛像

每逢吉日良辰,人们一边煨桑,一边往玛尼堆上添加石子,并神圣地用额头碰它,口中默诵祈祷词,然后丢向石堆。天长地久,一座座玛尼堆拔地而起,愈垒愈高。每颗石子都凝结信徒们发自内心的祈愿。

这个山坡上的玛尼石和佛像靠近塔公寺,金色耀眼,蔚为大观。

玛尼石的产生,使这些自然的石头开始形象化。藏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涌现出了浩如烟海的玛尼石刻品,凡人迹所至,随处可见,它是藏族刻在石头上的追求、理想、感情和希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