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318国道的第二天凌晨,为了拍川藏线上的日出,我们摸黑从康定市区出发向折多山挺进,经过近一小时的盘旋山路爬行,来到了海拔4298米的垭口,巧得很,太阳刚从云海中露出,果然不负早起辛苦,幸运人碰上了云海观日出的好运气。

顾不上刺骨的冷风,也忘记了高反的忌讳,兴冲冲跑向垭口上的山坡。结果短短近百米的山径,俺大喘气地休息了4次,终于艰难地登上观景台,但见一片云海徐徐向我们扑来,晨曦中远处“蜀山之王”、海拔7556米的贡嘎山群峰若隐若现,好是壮观。

观景台早已被一群来自沈阳的老年摄影团员占据了最佳位置。寒风中,大伙翘首以待太阳早一些升起。

由于云层太厚,等到太阳穿越云海露出的已经不是圆蛋黄了,刺眼的光芒下,只能拍出远山的轮廓和飘忽的云海。

云海由远而近逼向垭口,这场景即使是常走川藏线的“老司机”也不多见。

垭口平地新修的停车场上立着一块巨石,上书“西出折多”四个大字。折多山以东是山区,而折多山以西则是青藏高原的东部。也就是说过了折多山,才算开始进入真正的康巴藏区。

折多山为大雪山一脉,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西面为高原隆起地带,有雅砻江,右为高山峡谷地带,有大渡河。折多山最高峰海拔4962米,垭口海拔4298米,与康定市的海拔落差达1800米,是川藏线上第一个需要翻越的高山垭口,因此有“康巴第一关”之称,折多山既是大渡河、雅砻江流域的分水岭,也是汉藏文化的分界线。

“折多”在藏语中是弯曲的意思,写成汉语就是“折多”二字。折多山的盘山公路确实是九曲十八弯,来回盘绕就象“多”字一样,拐了一个弯,又是一个弯,难怪当地人有句话叫:“吓死人的二郎山,翻死人的折多山”。

难怪以往都说,不过折多山不知川藏公路之难。这里的山口曾经路面极窄,塌方常见,冬季雨雪不断。如今,改建后的川藏公路已不复往日的艰险,道路平整、宽敞。自从二郎山隧道贯通,折多山仍然成了川藏线上第一座具有挑战性的高山。

在垭口停歇,除了为了赶上拍日出,更多的是“测试”自个对“高反”的感觉。久而久之,这里成了进藏区人都要“逗留”的一个观景点。藏民们在山腰搭建了经幡架,平时相守的就是轮流值班的停车场收费管理人员。

垭口的白塔让你懂得已到了藏区。云雾越来越浓,日头已老高。我们原本是顺路下山直达摄影天堂“新都桥”的。由于行程提前半天,想多玩些景点故绕往有着“康定情歌风景区”之称的木格措。可惜到达景区门口风浓雾弥漫,只好无奈放弃。

踅行再过康定城二上折多山时,尽管太阳高照天晴朗,可在一些低洼地仍不时有成片的云雾压境。原来凌晨我们是这样穿行在云雾中、小心翼翼上山的。而白天却感觉好似飘逸之神化入仙境,真太棒了。

云海缭绕的折多山脉。

前往新都桥的路旁高山上镶嵌着汉藏书写的“康定情歌”。正题这首风靡了半个多世纪的老歌,让人们认识的川西康巴,认识了甘孜。

尽管秋季,高原天气多变且寒冷袭人,在折多山垭口我们见到了这对美丽冻人拍婚纱照的新人。

蓝天下唯美的丽影,蛮有意义的。

位于川藏318国道线上的折多山,自驾或骑行进藏都要经过。在这样的高海拔的山路上,勇敢的骑行者令人佩服。

折多山垭口不是景区,因而不收门票,停车场和高山公厕收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