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持續受到病毒疾病的威脅,例如由埃博拉病毒,寨卡病毒和冠狀病毒。此類新出現/重新出現的病毒暴發可能是由野生動物向人類傳播的跨物種病毒引起的。

(圖片來源:Www.pixabay.com)

爲了實現跨物種傳播,新宿主必須暴露於舊宿主中的病毒。接下來,病毒獲得某些突變,這些突變可能有益於在新宿主中複製。最後,通過在新主機中持續傳播,這些病毒可以適應新宿主中的環境。但是,在此過程開始時,病毒必須克服阻礙病毒跨物種傳播的“物種壁壘”。包括人類在內的哺乳動物都具有“內在免疫”機制,這種機制在進化上已經分化得足夠多,可以爲病毒傳播建立物種壁壘。

HIV-1最有可能源自黑猩猩和大猩猩中的相關前體

HIV-1是AIDS的病原體,很可能起源於大約100年前在黑猩猩(SIVcpz)和大猩猩(SIVgor)中發現的相關前體。此外,SIVgor最有可能是通過SIVcpz從黑猩猩到大猩猩的跨物種跳躍而出現的。但是,尚不清楚靈長類慢病毒如何在不同物種之間成功傳播。爲了限制跨物種的慢病毒傳播,包括APOBEC3蛋白在內的細胞“內在免疫”可能會抑制慢病毒複製。相反,在這種進化的“軍備競賽”中的靈長類慢病毒已經獲得了自己的“武器”,即病毒感染因子(Vif),以對抗限制因子的抗病毒作用。

大猩猩APOBEC3蛋白可能會限制慢病毒的跨物種傳播

東京大學醫學科學研究所(IMSUT)的一個研究小組表明,大猩猩APOBEC3G可能在抑制SIVcpz複製中發揮作用。有趣的是,研究小組證明了SIVcpz Vif中的氨基酸取代M16E足以克服大猩猩APOBEC3G介導的限制。

“據我們所知,這是第一個報告,表明大猿APOBEC3蛋白可能潛在地限制大猿慢病毒的跨物種傳播,以及慢病毒如何克服這種物種障礙。而且,這是首次闡明分子機制的研究。偉大的猿慢病毒可以實現跨物種傳播。” IMSUT傳染病控制繫系統病毒學系副教授Kei Sato說。(生物谷 Bioon.com)

資訊出處:Molecular mechanism of cross-species transmission of primate lentiviruses

原始出處:Yusuke Nakano et al. A role for gorilla APOBEC3G in shaping lentivirus evolution including transmission to humans, PLOS Pathogens (2020). DOI: 10.1371/journal.ppat.100881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