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半年的消费趋势,如果浓缩成四个字,那就是“等待戈多”。

在年初的寒冬之中,“报复性消费”的说法曾经甚嚣尘上,成为许多商家苦苦支撑的信念来源,但即使疫情缓解之后数个月,整体的消费趋势依然不温不火,大家才无奈放弃希望:戈多不来了,报复性储蓄才是王道。

然而在十月双节假期,来自支付宝数字生活平台显示,各行业普遍迎来爆发,景区消费大增316%,商场交易额提升近250%,观影人次增长577%,票房史上第二。报复性消费没有缺席,只是迟到。

显然,与我们之前的预期不同,消费恢复并非是像弹簧反弹一样,迅速且自然而然,而是有一个克服困难,重新上路,再次加速的漫长过程,其本质是变革传统的商业模式来适应新的经济环境,而作为电商领域的重要平台,聚划算在其中功不可没。

一、2020,进击的聚划算

人人都希望顺境,但只有逆境才能重塑竞争力。

正如台塑王永庆曾经说过,卖雪糕必须从冬天开始,因为冬天顾客少,会逼迫你降低成本,揣摩用户需求,改善服务。

然而,知易行难,即使疫情之中,每个行业都喊出了“不要浪费一次危机”的口号,然而满足需求却并非易事,简单的来讲,消费者基本希望鱼与熊掌兼得,“既要……又要……”。

特别是2020年,性价比成为重要的消费需求,但是另一方面,从总体来讲,我们又处于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之下,因此消费者又正在变得日益挑剔,性价比确实是重要考虑因素,但首先是满足需求后才能讨论性价比。

因此,对于电商平台来讲,一味降价确实可以去库存,但是另一方面也会降低口碑,牺牲长远发展潜力。当然,眼下的危机比长远的危机更为紧急,所以大多数平台都宁愿呆在降价走量的舒适区,这也是“百亿补贴”大战频繁打响的重要原因。

而与之相比,聚划算则在苦修内功,努力变得更“划算”。

2020年上半年,聚划算的百亿补贴与直播带货风生水起,特别是“刘一刀”刘涛,在明星直播风潮中C位出道,成为了薇娅和李佳琦之后,直播带货的又一象征。但正如上一篇文章所述,聚划算百亿补贴并非流血补贴,而是着力消除中间商,也就是说,其逻辑与直播带货相同,其本质是“搭台”,而“唱戏”的则是品牌。

在聚划算这个舞台上,品牌既可以实现从高端向着一般消费群体“下沉”,也可以通过多种营销手段,积累消费者口碑,将产品力转化为品牌力,从一般品牌成长为新锐品牌,为接下来快速发展打下基础。因此,在2020年,聚划算成为了“新锐发生之地”,诞生了元气森林、溪木源、beaster等众多破圈品牌。

本次聚划算1010金秋超值购中,品牌聚星认证推荐的认养一头牛,活动后登顶乳制品类目排名,而简色生活在活动中成交超618销售总额,而咖啡新品永璞,首次参与品牌聚星,首日店铺成交就远超去年10月整月,灰蝶挂耳包咖啡开卖50分钟即告售罄。“补货”、“现货变预售”成为了金秋超值购的关键词。

作为上半年收官之战的618,天猫的累计下单金额为6982亿,这是阿里首次公布6·18大促的GMV数据。作为对比,去年双11全天,天猫的总成交额为2684亿元人民币。在这个成绩之中,聚划算的拉动作用功不可没,早在去年,聚划算便拉动了天猫618超三分之一的成交量。

至此,聚划算基本克服了黑天鹅带来的影响,“重新加速”完毕,从而正式进入下半年发展的“三级跳”。

二、爆款与惠民

聚划算下半年攻势的先导,是连续不断的爆款商品。

自从2019年以来,爆品一直是聚划算的标志,从筋膜枪到自热火锅,从无糖饮料到车载冰箱,聚划算不知带我们认识了多少新朋友。在去年618,聚划算便实现千万级成交爆款超过180个,百万级成交爆款4700个。

然而,爆品的诞生并不容易,前端需要电商平台精准洞察需求,通过成体系的营销策略和多种渠道深度触达消费者,中端需要成熟的物流体系,后端需要个体商家乃至于整个供应链的密切配合。

因此,偶尔的爆品可能是幸运,而爆品频出却离不开聚划算全体系的不断联动。也因此,聚划算是少数能将“爆品”作为武器,来扶持新锐品牌乃至于整个产业带,在阿里体系协同之下,聚划算助力了超过10000个新锐品牌的成长。

而且,爆品的越发“密集”,证明了在消费复苏的大趋势之下,聚划算“总体热度”也在提升。在9月份,聚划算99划算节的GMV达到了585亿,成为阿里内部继双十一和618之后的第三大节,当晚的聚划算99晚会,官方直播间15个爆款全部售罄下架,爆款单品平均补货次数超过4次。

爆品在整个消费版图上,只是星星点点,但是星星之火,最终燎原成双十节的全面复苏。聚划算数据显示,自9月26日5天时间不到,平台已经涌现出超过1000款的万单爆品,而这,只是聚划算“金秋超值购”大促的冰山一角。

一般而言,10月是电商领域一个比较冷清的时间段,因为这个时候商家已经普遍开始为双十一蓄力,然而今年的聚划算却借着双节东风,以聚划算1010金秋超值购引导消费的全面爆发,成为了其在下半年的“第二跳”。

聚划算对民生消费的整体普惠,首先体现在对农村和农业的补贴,农业因为生产的非标化,难以被数字化改造,而在今年9月份,聚划算丰收节和6大明星地域化直播带货的《我和我的家乡》系列活动,抵达了下沉市场的最后一公里。而在1010金秋超值购上,诸多产业带单品获得了曝光扶持,比如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今旺的大闸蟹和植护的纸巾,分别售出10万只和35万包。

聚划算对民生普惠的另一个核心,在于多个消费领域之间的整体联动,举例而言,电影产业是疫情中受伤最重的产业之一,而本次聚划算联合高晓松、黄渤等名人发起了“补回电影时光计划”,售出20万张补贴电影票,而比起售出影票更重要的是,聚划算带动了线上的观影氛围,让大家对观影重燃兴趣,有力帮助了了国庆的电影产业复苏。

除了电影票之外,在聚划算还助力旅游复苏,半价迪士尼、半价首旅如家、半价开元酒店、半价雅高集团酒店等多个5折补贴款,几乎所有酒店全部秒空,上百万消费者因此受益。而聚划算联手天猫好房、碧桂园、中南置业等推出的线上选房,更是在全国卖出了超过200套房屋。

显然,在经济生活全面数字化的趋势下,聚划算1010金秋超值购超越了传统的电商购物节范畴。如果说过去两年中电商的主体是拓展“下沉市场”,那么金秋超值购就是追求“消费一体化”,以对于民生消费的整体普惠,拉动了民众的消费力,从而为消费复苏做出了贡献。

双节消费全面复苏,聚划算也在迈向更远的未来。

三、迈向年轻无极限

聚划算玩法可以“花样百出”的重要原因,是消费群体的年轻化。

互联网时代,营销不是一个单向行为,没有消费者的参与与反馈,营销再精妙,触达渠道再多样,都只会淹没在信息流中,因此,“会玩”的年轻客群是品牌乃至于平台的宝贵财富,而聚划算现有高频用户中,年轻人的比例在各电商平台中位居第一。在聚划算今年99划算节中,90后的占比接近6成。

活跃且具有较强消费力的庞大年轻群体,给了聚划算“整活”的底气,使得聚划算在营销领域可以始终走在电商前沿,让年轻品牌找到了发掘第一桶金的孵化器,也让苦于难以接触年轻客群的老牌商家找到了品牌年轻化的主阵地。

然而,消费群体的年轻化并非易事,虽然年轻人熟悉网络,对价格敏感,因此更注重性价比,但是百亿补贴大战中的平台何其多也,只有聚划算成功吸引年轻人的原因,是在价格具有竞争力之外,还长期坚持从货品到玩法的年轻化。

许多年轻人对于电商的厌倦,来自于微信群里频繁的“帮我砍一刀”,而聚划算在洞察“Z世代”消费者的需求,挑选出那些符合他们需求的品牌之外,还始终用娱乐化、个性化的玩法与Z世代互动,冠名B站跨年晚会,推出虚拟偶像是常规操作,“懒癌晚期”、“宅文化”、“单身经济”都成为了聚划算的营销关键词。

而在1010金秋超值购中,针对年轻人中热爱“夜生活”的特点,聚划算打造第一个全行业级别的夜间消费场景“聚划算超级夜场”,意图拿下年轻人爱的夜间经济爆发。不论是服饰之夜还是各大品牌的包夜专场等,在拉动年轻新客反哺品牌的同时,创新性的将短视频加入夜间场景,让用户真正实现边看边买的沉浸式体验。例如飞利浦就吸引了超过91%的新客进入,而林氏木业也近乎70%的新客,并且年轻消费人群占比达到六成。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终究是你们年轻人的”,B站、抖音等的成功证明,年轻人的“非主流文化”最终都会成为主流文化,年轻人聚集的“非主流平台”最终也会成为主流平台。而对于聚划算而言,营销的年轻化与消费群体的年轻化互为因果,其“飞轮效应”虽然初显威力,但是还没有到达全面爆发之时。

年轻充满无限可能,年轻的聚划算的三级跳也看不到界限。

作者:钱皓、米子旭

编辑:安吉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