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16號颱風“浪卡”於今天(10月12日)上午在南海中北部海域上空生成。“浪卡”是南海季風槽內近期出現的第二個颱風,前一個颱風(15號“蓮花”)於昨天中午在南海中部生成後快速向西移動在越南中部沿海登陸並迅速減弱消亡。“蓮花”的減弱消亡,導致季風槽內水汽幾乎全部匯入到處於南海中北部的熱帶低壓中,使其強度和個頭迅速增強增大,最終形成了今年第16號颱風。

▲10月12日12時00分,風雲-4號衛星監測到的第16號颱風“浪卡”和菲律賓東南側近海熱帶擾動94W。

10月12日08時,16號颱風“浪卡”的中心位於東經117.3°,北緯17.6°,距離海南省萬寧市偏東方向大概740公里,中心附近最大風速18米/秒(8級風,熱帶風暴級),中心最低氣壓998百帕。相較於昨天凌晨生成的15號颱風“蓮花”,“浪卡”除了生成位置更偏北大概3個緯度之外,未來的移動走勢幾乎與“蓮花”如出一轍,會穩定地向西略偏北方向移動。這意味着“浪卡”在海南東部到雷州半島沿海一帶登陸的概率非常大,中央氣象臺最新的預測意見認爲“浪卡”的登陸時間會在明天(10月13日)夜裏。

▲中央氣象臺預測的“浪卡”未來移動路徑概率圖。

在移動方向基本確定的情況下,“浪卡”所能達到的最大強度無疑已成爲關注的焦點。作爲典型的南海土颱風,尤其是秋季的南海土颱風,“浪卡”有在近海爆發的可能性。中央氣象臺預計“浪卡”登陸前會達到巔峯強度—強熱帶風暴級,目前尚不排除達到12級颱風的可能性,登陸並再度移入北部灣後,它的強度會經歷二次增強。

▲“浪卡”接近登陸時,整層水汽分佈。

“浪卡”在接近華南沿海過程中,廣東中部至海南島一帶將遭受它的正面襲擊,最強降雨帶會出現在粵西一帶,中央氣象臺稍早前預計受“浪卡”的影響,粵西部分地區的累積降水將超過350毫米,而珠江口以西的整個中西部沿海地區的降水量將普遍達到100至250毫米。

▲中央氣象臺發佈的降雨量預報圖。

除了“浪卡”以外,菲律賓東南側近海生成一個熱帶擾動94W未來也會向西移入南海,並可能在本週後期逐漸加強形成爲17號颱風。“颱風監測”會持續關注南海季風槽內颱風動向,第一時間和大家分享最新臺風消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