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的宋氏三姐妹那叫一個風光,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風流人物。其中大姐宋藹齡聯姻財政部長孔祥熙,要地位有地位,要財富有財富,一生富甲天下;二姐宋慶齡攜手孫中山成爲國母,愛國愛民,更是萬民景仰;小妹宋美齡嫁給蔣介石,權勢顯赫,呼風喚雨,更是風光無限。

宋氏三姐妹的故事相去不遠,幾乎婦孺皆知。可是,很多人不知道,在距離宋氏三姐妹1000多年以前,便有宋氏五姐妹一樣風光無比,同樣是那個時代的驕傲。

或許當我講出這五姐妹之間的故事後,大家都會感嘆:宋氏可真是一門旺女的姓氏啊。

這宋氏五姐妹生於大唐中晚期的儒學世家,是唐初著名詩人宋之問的裔孫。宋之問想必大家都有所瞭解,他是唐高宗李治時代的進士,在武則天時代表現活躍,一心想爬上高位,鬧出許多讓後人不齒的故事。宋之問這人雖然人品多有詬病,但學問確得到世人一致的肯定。

有宋之問的才學在那裏擺着,宋氏後人也都學識不淺,到了唐中期,出了個宋庭芬,也是個多才子。宋庭芬生有五女一子,兒子較平庸,幾個女兒那是出奇的一個比一個聰慧有志向。

這五姐妹名字也不俗,大姐叫宋若莘、二姐宋若昭、三姐宋若倫、四姐宋若憲、小妹叫宋若荀。說來也巧,這五姐妹從小便天賦異稟,在宋庭芬的教導之下,一個個聰慧過人,還未成年,便都詩文歌賦俱佳,寫起文章來如同囊中探物一般,妥妥的五大才女,五朵金花。

不要說那個時代,如今這樣的社會,如果哪一家姐妹幾人都如此有才學,一樣會成爲社會風雲人物被人傳揚。可想而知,那個時代的宋氏五姐妹不可能長在深閨無人識,自然名動八荒了。

除了有才學之外,五姐妹一個個都性格恬靜嫺雅,不好施粉黛,真正的人淡如菊。除了有才學,品性淡泊之外,五姐妹還相約有樣特別的志向,那便是一世不嫁人,只潛心向學,以弘揚儒學詩賦爲畢生的追求。

因大姐宋若莘最年長,她除了學習之外,還兼負着教授妹妹們的任務,既是長姐,又是嚴師。在宋若莘的帶領下,姐妹五人齊頭並進,名氣也越發響亮。

宋氏姐妹的名氣越傳越遠,貞元四年(公元788年),昭義節度使李抱真舉薦,當政的唐德宗李適將姐妹幾人俱召入宮中。李適好奇姐妹幾人的才學,便以經史子集之要義考察,並讓其作詩賦。結果姐妹幾人的表現讓李適大爲驚歎,李適也算是個大才子,在大唐的皇帝中算是相當有才的一位,能得到李適的讚賞,可想而知姐妹幾人的造詣之深。

自此之後李適經常將五姐妹召入宮中,參與宮廷之中的詩文唱和,姐妹們每次的作品無不讓李適及衆臣們拍手稱快。因知曉姐妹幾人的志向,李適特意讓人稱呼姐妹幾人爲學士先生,並不以普通的宮妾稱之。女子被稱先生,古往今來歷史上也沒幾個。近、現代,宋慶齡、冰心、楊絳等人被人稱過先生,她們都是社會精英人士,可想而知,女士被稱爲先生是難得的。當然,在唐朝的宋氏五姐妹被人稱爲學士先生,應該更多的是對她們學識和品格的尊崇吧。

說到這裏有些好奇,幸好五姐妹發誓不嫁人,否則不知是否會被李適納入後宮中,成爲他衆多嬪妃中的幾員而耽誤終生,好在李適還算不錯,給予了姐妹幾個應有的尊重。

貞元七年(公元791年),長姐宋若莘被德宗李適召進宮中,執掌記注簿籍之事,也就是正式進入宮廷成爲了一名女官員。元和末年(820年),若莘去世,此時大唐的皇帝已換了三朝,自德宗李適到憲宗李純再到了穆宗李恆。李恆又將二姐宋若昭召入宮中,接替姐姐若莘的職位。

在姐妹五人當中,宋若昭最爲聰慧,最會爲人處事,成就也最高。她歷經幾朝皇帝,一直被尊稱爲先生。另外,她還是六宮嬪妃、各王子公主駙馬們的老師,受到極高的尊崇,被封爲梁國夫人。

大和二年(公元828年),宋若昭去世,享年68歲,朝廷給予了相當高的喪葬級別,她的一生可謂值了。

若昭去世之後,四妹若憲也被唐敬宗李湛召入宮中接替若昭之職,後來到了文宗李昂時期,由於李昂也喜歡詩文,因此也待若憲優厚。

只可惜,宋氏五姐妹的福祉到宋若憲這裏便終止了。835年,若憲捲入了王守澄、鄭注、李訓等人的政治爭鬥之中,被人構陷曾受人賄賂。文宗大怒,將其關押並賜死。同時宋家一共十三人受此牽連,被流放嶺南,顯赫幾朝的宋氏從此衰落。

其實若憲死得很冤,完全是被當時官宦利用,成了李訓等人借刀殺人的工具。到後來,文宗瞭解到事情的真相後,追悔不已,可惜,宋若憲已冤死黃泉。

在姐妹幾人當中,三姐宋若倫和小妹宋若荀去世得較早,沒有什麼特別的故事留下。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宋若莘和宋若昭二人著有《女論語》一書。是由若莘著作,若昭註解的。《女論語》是女四書(《女誡》﹑《內訓》﹑《女論語》﹑《女範捷錄》)之一。書中以前秦女經學家韋宣文君代孔子,東漢曹大家等(班昭)爲顏回﹑冉耕,推明婦道,是中國封建社會的女子教育課本,每一章都詳細規定古代女子的言行舉止和持家處世事理,可見此書在古代封建社會具有怎樣的影響力,更可見宋氏姐妹的貢獻和學識之深厚。

除此之外,宋氏姐妹幾人也都有詩文流傳,不過,因其工作原因,多爲應制詩文。現錄一首宋若憲的作品結尾。

奉和御製麟德殿宴百官

宋若憲

端拱承休命,時清荷聖皇。

四聰聞受諫,五服遠朝王。

景媚鶯初囀,春殘日更長。

命筵多濟濟,盛樂復鏘鏘。

酆鎬誰將敵,橫汾未可方。

願齊山嶽壽,祉福永無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