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哪个省的人酒量最好,似乎没有权威的统计数据,但大众普遍认为山东是中国最能喝酒的省份,网上曾经做过的调查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只要到过山东的人,但凡会喝酒的,可能都被山东的酒桌文化吓倒过,主陪、副陪、三陪、四陪,第一轮酒下来,还没进入主题就已经找不到北了。

如果挺过了开局,后续的各种花式劝酒也让你防不胜防,反正规矩就是,你没喝倒就等于没喝好,一定让你终身难忘。

曾经网上有一篇流传甚广的文章叫《山东归来不喝酒》,作者是一个南方人,在山东被酒文化洗礼以后发出感慨:

“能活着从山东回来,是一件庆幸的事情。”

不过,山东的酒桌文化虽然令人生畏,但里面透着的是山东人自古以来的好客之情,诗仙李白也正是在山东才留下了那句: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而除了好客之外,山东人也确实很能喝,否则怎么能让客人尽兴呢,网上还流传着一句话,“东北虎,西北狼,喝酒喝不过山东小绵羊”,足见山东人的酒量真不是盖的。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山东人能喝与其悠久的白酒历史密不可分,就连孔子他老人家也是个喝酒的能手。

《论语》中曾多次提到饮酒,其中有一句“唯酒无量”,就透露了孔子的酒量,翻译成现在的大白话,意思就是说酒量很大。

中国古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是山东人,在其词作中也曾写出了“沉醉不知归路”的名句,酒醉尽兴,看来李清照可能也是一个好酒者。

而到了现代,酒已经成了山东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此熏陶下,山东人能喝酒也就不奇怪了。

实际上,山东人不仅能喝酒,也能造酒,在四川省之前,山东曾是多年的中国第一产酒大省,而在山东的地界上,也生存着数不清的酒企、酒厂。

山东每一个地市,甚至是县城都有自己的酒厂,生产的也不是散酒,而是瓶装的品牌酒,但遗憾的是,如今却没有一个全国性的知名品牌,本土酒企只能“窝里横”。

提起四川,大家会想到五粮液、泸州老窖,提起贵州大家会想起茅台,提起江苏大家会想起洋河,提起山西大家会想起汾酒,但说到山东,却想不出一个代表性的名字。

有人说,曾经的“孔府家酒”、“孔府宴酒”、“秦池”不都是享誉全国的名酒吗,销售额还一度超过茅台。

但值得一提的是,都只是在90年代中期昙花一现,随着“秦池”的“勾兑门”爆发,那些短暂的浮华已经烟消云散,所谓的名酒也都已成为回忆。

如今的山东白酒,行业人士只能用一个公共的名字“鲁酒”来概括,再往下的名字,可能只有山东本地人才能说得出了。

实际上,即使是在山东省内,也说不好谁是“鲁酒之王”,17个地市都有自己的主打地方品牌,比如济南有趵突泉、青岛有琅琊台、淄博有扳倒井、潍坊有景阳春。

每一个地市的山东人,都觉得自己的地方酒最顺口,也不会承认谁是山东“酒王”。

当然,如果从名气来看,山东还是有两款酒在外省被人熟知的,那就是国井扳倒井和景芝景阳春,不过,从销售规模来看,只有20亿的量级,放在区域性酒企中,也算不上出色。

那曾经的全国白酒大省,为什么在全国白酒行业里就失去了位置呢,可能最大的原因有两个。

第一,当年“秦池”犯的错让鲁酒一蹶不振,到现在都还没缓过气来,就像曾经山西曝出的“假酒案”拖累了汾酒、曾经的“三聚氰胺”重击了国产奶粉一样。

中国有个成语叫“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秦池”的倒下不仅影响了整个“鲁酒”的发展,也让山东本地酒企不敢轻易向外迈步。

第二,山东巨大的白酒市场规模,让本土酒企都过得挺好,有数据显示,随便一个地市酒企的营收都有几个亿,利润稳定、日子滋润,干嘛要费心费力去冒险扩张呢。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山东本土酒企大多习惯了睡温床的感觉,也就一直坚守在本土大本营里,靠着山东老百姓对本土品牌的情怀支撑。

另外,如今的区域性白酒要走出去也不容易了,全国白酒的竞争格局纷繁复杂,高端被“茅五泸”把持,低端有牛栏山、老村长,次高端则是多家争奇斗艳,山东白酒要找个位置确实很难。

不过,也还有一种可能,中国白酒呈现出一定的“风水轮流转”的特性,从80年代的“汾老大”,到90年代的“川酒军团”,再到如今的贵州“酱香热”,谁又敢说未来不会再刮出“鲁酒风”呢。

当然,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不管中国白酒刮哪里的风,山东人喝酒始终还是最拉风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