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會驚豔於一些天資聰慧的“神童”,覺得命運待他們真的太好了,給了他們無數的可能性。

但是反觀自己的孩子,總覺得他其實可以更聰明,只是沒有抓住那個機會。

事實上,每一個孩子都擁有成爲天才的潛質,這需要依靠家長的正確培養。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最強大腦》這個節目,我在看這檔節目的時候,關注的不是那些已經考入名校的“大齡”選手的表現,而是那些孩子讀小學、初中的天才少年。

尤其記憶深刻的是一個叫做孫奕東的小孩,參加節目的時候他剛剛12歲,還在讀中學,但在那個時候,他的家裏面,已經被張貼成了這個樣子:

這些獎狀、證書,大多數都不是普通的證書,而是全國的大獎。隨便舉個例子,在他小學三年級到五年級這3年裏面,就已經獲得了華羅庚盃賽小學中學組一等獎(3次)、陳省身杯數學競賽一等獎(3次)、第15屆走美杯全國智力運動會24點項目全國冠軍、第15屆走美杯數學益智遊戲個人賽全國冠軍……三年下來,這類的證書就拿了26個。

整個統計下來,從他4歲那年就開始拿獎,一直到12歲那年,一共拿了5個全國冠軍、20多個全國賽事的一等獎。

然後在12歲那年,他又憑藉着超人的智慧,在《最強大腦》的舞臺上挺進12強。

除此之外,他更是擁有無數個“業餘技能”,他的圍棋業餘三段,編程、魔方、鋼琴、游泳也都不在話下。還同時掌握了中、英、德三國語言。

然而,對於孫奕東的表現,他的媽媽卻非常淡定,她表示:“我的兒子只是一個普通的孩子,他只是比較擅長數學思維,對思考比較感興趣而已。”

在英國也有一檔類似的節目,叫做《天才兒童》,節目中彙集了歐洲範圍內最聰明的孩子,通過電視屏幕,讓觀衆認識到,世界上竟然有如此超凡的兒童。

其中有一個冠軍NISHI,雖然只有12歲,但卻堪稱是“人體計算器”,當主持人問:49+40+43+94+73+66等於多少的時候,這個小女孩甚至沒有任何停頓,直接說出正確答案:365。

除了這兩個例子之外,不論在《天才兒童》還是《最強大腦》的節目中,那些從小就非常聰明的孩子,大多都對數學情有獨鍾。

數學家華羅庚說:“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生物之謎,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

可以這麼說,擁有數學思維,對於思考任何事都會有幫助,畢竟數學是一切科學的基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