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威 楚雄州人民醫院

雲南醫師訊近日,楚雄州人民醫院普外二科楊國智醫生和康義華醫生分別爲71歲的老年患者張爺爺和51歲的患者李某實施局麻下左側腹股溝疝無張力疝修補手術。術中,醫生一邊傾聽着患者的訴說他們的疾病和年輕時候的故事並安撫病人情緒,一邊完成了疝手術,整個手術過程中患者心情非常放鬆。手術結束,患者能立即下牀站立、行走,術中無明顯疼痛,手術體驗較好。

張爺爺術後情況

患者李某術後情況

疝,是一個常見病,多發病,近百年來,國內外無數的醫生圍繞着減少復發和減少疼痛,改變着手術麻醉方式。

疝治療演變史:

①古羅馬時代,記載用烙鐵或2沸油燙傷口止血後,讓其發生炎症以增加瘢痕達到防止復發的目的。

②文藝復興開始,人們逐步探索科學和藝術,開始解剖學;1884年,相當於中國清光緒年間,Bassini(巴西尼)醫生首創提出在精索後方縫合組織修補疝,加強腹股溝管後壁,提高了療效;沿用至今,但因爲高張力拉攏縫合,和術後疼痛,仍有低複發率。

③1989年,美國Lichtenstein(李金斯坦)醫生等提出“無張力疝修補手術”的概念,即用疝氣補片修補。大大減少了復發,但仍存在疼痛。

④近30年來,全世界大多數醫生圍繞着使用補片來改進,開展新的術式,有單片補片,或者再加一個網花;或者補片放在腹膜前,或者“三明治”一樣內外都放補片;開放式入路或者腹腔鏡入路。

隨着近年來社會經濟快速發展,腹腔鏡錄像和網絡視頻傳播,普外二科學習了國內一流疝專科經驗,結合本科病人特點,老年高齡、心肺功能無法耐受全身麻醉病人,順利開展局部麻醉下無張力疝修補手術,爲疝氣病人提供更多優質,個性化治療選擇。

局麻分三個層次進行:

皮膚及皮下注射→深筋膜、腹外斜肌腱膜(對髂腹股溝神經、髂腹下神經阻滯)→腹橫筋膜、內環口及提睾肌(對生殖股神經阻滯)。

局麻優點:

①費用低;

②術前不需要禁止飲食;

③術後不需留置尿管,尤其老年男性有益;

④對心肺功能影響小,尤其高齡、基礎病多、心肺功能差病人合適;

⑤術中病人清醒,減少應激和緊張;

⑥術後下肢活動正常,手術就診體驗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