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的文化界流行“漢水—漢中—漢朝—漢人—漢族一漢字一漢文化”這條長鏈,它似乎想透射“漢族”與“漢中”之間的某種淵源關係,以詮釋漢中歷史文化的悠久,底蘊的厚重,鏈條的底端就是把這種目的全盤托出。前面說過,這裏的每一個由漢字組成的概念,都是學術上一個相當複雜的問題,它們之間有沒有必然的邏輯聯繫,這一條尚無科學依據的鏈條的背後有什麼玄機,引起我的好奇。

漢中有多個漢文化研究會,有不少有關漢文化刊物。這些刊物告訴我,漢族族稱的確立是華夏民族發展轉化爲漢族的標誌。華夏民族統一於秦王朝,其族稱曾經改稱爲“秦人”,西域各國就有稱華夏民族爲“秦人”的習慣。但是秦王朝短命的國運,使“秦人”的稱呼很快被人們遺忘了。繼而以 “漢人”所替代。所謂漢人一詞,最早是由蒙古的師爺耶律楚材提出的,他根據漢王朝的國號,將在南宋管轄區域以及其他區域使用漢字說漢話的居民稱爲漢人。

另外,漢王朝國勢強盛,在對外交往中,其他民族稱漢朝的軍隊爲“漢兵”,漢朝的使者爲“漢使”,漢朝的人爲“漢人”。呂思勉說:“漢族之名,起於劉邦稱帝之後。”(《先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2頁。)呂振羽則說:“華族自前漢的武帝宣帝以後,便開始叫漢族。”(《中國民族簡史》,三聯書店1950年版,第19頁。)

自古以來,在漢中城固一帶,流傳着一個張騫胡人老婆說“漢族”的故事。漢中城固人張騫當年出使西域,帶回了一個胡人老婆。這女人個子高,白皮膚,黃頭髮,藍眼睛,就像今天的俄羅斯姑娘一樣,其實就是貌似今天新疆的哈薩克族人的模樣。

話說這一天在大朝之上,張騫攜胡人老婆向漢武帝請安。漢武帝盯着胡人老婆看了很久,思忖着,這北國女人的樣子,不像我們中原的人,就走下寶座問這位女子,你是哪裏人?女子說我就是哈薩克家族的人啊!漢武帝又指着張騫問:“他是你什麼人?”女子說:“他是我老公,但他不是我們哈薩克家族的人。”漢武帝又追問:“他不是哈薩克家族人,那他是什麼族人?”這女子支支吾吾了半天說“11年來,我老家的人只認爲張騫不是我們哈薩克家族人,而是外族之人,今天你問我張騫是我的什麼人,對於我們哈薩克家族人來說,他就是漢人,是外族人。可是,說他是外族人吧,又覺得很見外,他畢竟是我的老公,是家裏人不是外人,這這這怎麼說呢,只見這女人把腦門一拍,大聲說道:“乾脆就把我老公外人的外字換成漢字,就叫他漢族人吧。況且,我又住在漢中城固,把我老公稱作漢族人沒錯吧?”漢武帝連連點頭,口稱沒錯。這一情景被漢武帝的史官記下了。從此以後,漢族這個詞,就作爲漢人的官方用語,一直延續到今天。

你可知道?“漢族”“漢中”來歷傳說漢中一詞,首次出現在公元前312年秦惠文王十三年。有秦“攻楚漢中,取地六百里,置漢中郡”(見《史記·秦本紀》卷五)之記載,迄今已有2320年的歷史。“我是漢族,我講漢語,我寫漢字,這是因爲我們曾經有過一個偉大的漢王朝,而漢中就是漢王朝的發源地----漢人的老家。這個地方我們不能不來,不來就非常遺憾!漢中是漢族的根,漢族的老家!”----作家餘秋雨如是說。漢中市有381萬人,居住在漢中的少數民族有43個,1.3萬人,各民族和睦相處,顯示出民族大團結的繁榮景象。12億漢民們回家吧!漢人老家歡迎你們。

王仲剛,筆名王爾少。1958年出生,漢族,陝西洋縣人。中共黨員,大學學歷,漢中職業技術學院中文(書法)副教授,曾任《漢中市教育志》《漢中市志(1996一2010)》編修。著有《文字印刷基礎》(1994 三秦出版社)一書,多篇論文在報刊發表。所創作《朱䴉的故事》被《古今故事話陝西》(2019版)叢書全文收錄。現任漢中職業技術學院書法教師,《漢中經開區年鑑》責任主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