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曲霉毒素,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的化学致癌物之一,其毒性为砒霜的68倍,氰化钾的10倍,并且非常耐高温,我们平时做菜的温度并不能够杀死黄曲霉毒素。

而黄曲霉毒素事实上,最损伤的脏器就是肝脏,研究数据显示,很多肝脏问题,都与黄曲霉毒素的摄入有直接关系。

而生活中,黄曲霉毒素其实并不少见,尤其是在厨房,最容易滋生这种毒素。

五样东西暗藏“黄曲霉毒素”,多存于厨房,如果有,尽早扔掉:

一、久泡的木耳

木耳,是一种营养价值非常高的食物,随着人们对养生的重视,木耳已经成为了一种家庭必备食材。

但是我们购买木耳大多是干木耳,需要经过泡发后食用,此时就要注意了,木耳一般泡发两三个小时即可,如果当天未吃,继续泡到第二天再食用,那么此时木耳很可能已经产生了大量的黄曲霉毒素,就不要吃了,尽早扔掉。

二、霉变的谷物

例如大米,花生或者其他谷类,在储存不当的情况下,会引起发霉的情况。

如果看上去有霉变或者是吃起来有霉变的口感,这两种情况就都不建议 再食用了。

因为这些谷物中已经含有了黄曲霉毒素。

三、裂缝的菜板和筷子

菜板和筷子是我们每天都会用到的厨房工具,正因为如此,则需要格外的注意。

裂缝的菜板和筷子,在我们切菜和夹菜的时候,食物的残渣会在缝隙中储存,时间一长,则会发生霉变,产生黄曲霉毒素 。

而这些毒素会随着切菜或夹菜进入口腔中,从而对身体造成伤害。

四、发苦的坚果

谷物等发生霉变后,从表面其实都能看出来的,但是坚果,通常肉眼不是很好判断其是否有霉变。

如果你购买回来的坚果或者是放置久了以后,吃起来口感发苦,第一时间就要吐掉。

因为有这种口感的坚果很有可能是已经有黄曲霉毒素,不能再食用了。

五、腐烂的水果

发生腐烂的水果,一方面会产生亚硝酸盐,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出现腹痛,腹胀等胃肠道不适。

另一方面,腐烂的水果一旦发生霉变,还会产生黄曲霉毒素,很多人会把烂掉的部位切掉,其他的地方正常吃,其实这是不对的,水果腐烂后一整个都要扔掉。

因为很可能肉眼不可见的地方也已经产生的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最伤肝脏,四件事助你保肝:

一、戒熬夜

在睡眠的时候,人体会进行自我修复,尤其是肝脏,想要养肝,建议在晚上十一点的时候进入深度睡眠的状态。

熬夜的时候,肝脏无法得到濡养,会损伤肝脏细胞,时间一长,肝脏就会出现问题。

所以,想要保肝,熬夜的习惯尽早戒掉。

二、常饮保肝茶

喝酒,也是伤肝的一个重要因素,长期饮酒会造成酒精肝等问题,平时,可以多喝茶来代替饮酒。

平时,可以用一些养肝的小植物泡水喝。

三、不乱用药物

生活中,很多人身体有不适,不会选择及时就医,而是去药店随便买点药就吃了,但其实,这是不对的。

是药三分毒,如果买来的药并不能对症,那么只会增加肝脏和肾脏的负担,建议想要保肝的人,平时不要随便乱用药物更不要随便吃保健食品,尽量遵医嘱。

四、常敲打肝胆经

肝经和胆经是人体的两条非常重要的经络,经常疏通,对健康大有益处。

肝经位于大腿内侧,胆经位于大腿外侧,经常敲打,可疏通肝经,助肝疏泄、清肝泻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