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歲爾冬升導演自己也沒想到,有一天他竟然憑“說實話”被更多人認識並記住。

在《演員請就位》第二季中,爾冬升替代李少紅,開始了他的綜藝首秀。

上臺前,他異常謙遜,對攙扶着的趙薇碎碎念,“理論的那一套我不太會說,你要看住我……”

一副生怕說錯話,又充滿“求生欲”的樣子。

但節目開始後,他充分詮釋了什麼叫“嘴下無情”。

01

王楚然和陳宥維,兩人合作表演《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的片段,男生版夜華,演起戲就像一個“說不出話的帕金森患者”。

娛樂圈裏充滿了客氣的“場面話”,郭敬明和趙薇“八面玲瓏”,他們知道在這樣的舞臺和場合,該說什麼不該說什麼。

爾冬升對此很無奈,他對旁邊的趙薇說:“我覺得你們人都很好唉……”

然後毫不客氣地火力全開,或者他不想再裝聾作啞,說些沒有營養的“廢話”。他說:

“演員演得很喫力,我看得很辛苦,看了等於沒看。如果你們是以這個片段來做選角,肯定要把你們刷掉。”

“你自己知道像你這樣外形的演員,全中國有多少嗎?太多了!你這種漂漂亮亮的演員,最糟糕是(演繹的角色)沒有性格。”

“你的哭戲,好像在嚼口香糖,你要去上進修班,找一些好的老師,那個老師要好到直接敢和你說:你沒有演戲的天分。”

一番話下來,臺上臺下全都屏氣凝神,不曉得該如何應對。

而點評張大大的話,纔是爾冬升這個“毒舌導演”被圈粉無數的真正原因。

張大大,一直是個神奇的存在,主持和表演功力都不過關,在微博上甚至擁有一個“集資暴打張大大”的話題。

但在娛樂圈,大家司空見慣,不會有人來點破這一切。

作爲這個節目唯一的跨界男藝人,張大大表演的是《我和我的祖國》中張譯的角色。在原版電影中,張譯憑藉20分鐘的戲份,帶着口罩僅憑眼神就提名最新一屆百花獎影帝。

而看完張大大表演,爾冬升直接說了兩個字:無語。

他說張大大這個角色因爲戴口罩,主要得靠眼神表演,結果“你沒眼神”、“一上車你就好像小偷”。

張大大回避演技上的問題,開始走苦情路線,說自己壓力太大,接了角色焦慮到掉頭髮、失眠,還說自己從來沒有掉過頭髮,嚇到上醫院……

話沒說完,被爾冬升硬生生打斷:“你剛剛那些解釋,對我來說一點點意義都沒有。”

“誰沒壓力啊!觀衆花錢買票的,誰會管你後面的事,不行就是不行。”

平時看多了場面話的觀衆,哪裏見過如此不留後路的點評。耿直如爾冬升,“不行就是不行”。

02

如今在網絡上,爾冬升被稱爲——治矯達人。

實際上和盛年時相比,如今的他已經溫柔了許多。他批評流量藝人看臉喫飯,那是因爲他自己就是流量小鮮肉明星到導演這麼過來的。

爾冬升出身於演藝世家。父親爾光曾是香港五六十年代極具影響力的電影製片人,母親紅薇(原名羅珍)是香港國語片時代的著名女演員。

爾冬升的兩個哥哥也非常“著名”,分別是秦沛和姜大衛。爲什麼兄弟三人三個姓氏?原因是紅薇的第一任丈夫嚴化本姓姜,秦沛原名姜昌年,姜大衛原名姜偉年。

後來嚴化去世,紅薇再嫁導演爾光,所以三兄弟中只有爾冬升是本名本姓,沒有藝名。

老了的三兄弟你肯定見過

受兩個哥哥影響,年僅20歲的爾冬升就在邵氏大片《三少爺的劍》中飾演主角謝曉峯,一舉成名。此後又演了《倚天屠龍記》《圓月彎刀》等古裝戲。

但爾冬升不喜歡做演員,他覺得演員太被動,永遠都要等。同時總是演武俠片也令他迷惑,大俠整天頭髮梳得漂漂亮亮的,一下牀靴子都穿好了,這個太不現實了啊。

80年代邵氏停產,他趁機轉型做了導演,那時他28歲。

此後,爾冬升開啓了“捧人”之旅,用他自己的話說:

“我拍戲,還是讓我的演員拿了幾個影后的。”

1986年,他的導演處女作《癲佬正傳》上線。

電影聚焦精神病患者,爾冬升花了幾個月時間查閱各種相關資料,走訪社工,瞭解精神病羣體,自編自導了這麼一部現實題材影片。

其中一位配角,是當時一位靠臉喫飯的年輕演員。這部電影讓這個演員第一次被圈裏人關注到演技,他的名字叫梁朝偉。

之後,梁朝偉憑藉出演爾冬升第二部作品《人民英雄》,獲得金像獎最佳男配角。

此後,一部《新不了情》讓初露崢嶸的袁詠儀一舉成名,成爲金像影后。一部《色情男女》讓舒淇昂首走上金像獎的舞臺,摘走最佳新人和最佳女配角兩座獎盃。

張柏芝也是通過《忘不了》和《旺角黑夜》,兩次入圍金像獎最佳女主角,並憑藉《忘不了》中的“巴士司機”成爲金像影后,從此不再是“花瓶”。

就連成龍,對爾冬升也是服的。

拍《新宿事件》的時候,他一改過去的打星形象,演一個日本華人移民的悲劇。

他的原話是:“爾冬升的劇本,我不看就接,我不是相信這個劇本,我是相信這個導演。”

爾冬升說過,他找演員永遠是看角色需要。有時候,一個演員與角色的契合度,要勝過演員自身有沒有天賦。

“演員突然間碰到一個角色,一下觀衆就接受了,愛你愛得不得了,這個是命運。”

不是人人都可以成爲天選之子,這也是爲什麼爾冬升會在節目中如此嚴厲。

03

得知爾冬升參加《演員請就位》時,他被朋友調侃“撈錢來了”。

但爾冬升說,自己是想看看年輕演員,看看市場。

他想通過這個角度、這個方式,看看大衆真正在關注什麼,哪些題材是年輕人中意的。

但他沒有想到如今的“流量”造星,並不是他想的那樣。

批完陳宥維和王楚然後,主持人大鵬讓他倆擁抱一下。這個提議遭到了現場陳宥維粉絲的高聲反對。

結果,要擁抱的兩個演員,在反對聲中尷尬作罷。大鵬深知如今的粉絲得罪不起,趕緊一遍遍向現場粉絲道歉:對不起,我向你們道歉。

這就是如今的演藝圈現狀。爾冬升批評之前,或許想過會被流量反噬,但他依舊選擇了實話實話。

在所有人都在擁抱流量的時候,只有爾冬升不忘節目初衷,認真評論演員的演技。

爾冬升的“真話”,在微博上被鼓掌叫好。這背後其實是普通觀衆對粉圈文化和流量明星的“喝彩”。畢竟敢說真話的同行,也沒幾個了。

因爲在這個時代,“真話”越來越難聽到。對爾冬升來言,從演員到導演,四十多年走下來,他見多了這個圈子中的各色沉浮。

“我會很真地對演員,因爲我是演員出身的,所以我會很嚴厲地把真話說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