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全球化勢不可擋,蘇聯曾經組建經濟互相委員會,聯合二十多個國家和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抵制經濟全球化,資源只在內部流通,最後還是以失敗告終。我國青藏鐵路使用美國生產的NJ2火車頭也是衆所周知的事情,公知們重提此事無非就是想譁衆取寵,順便夾帶私貨。

青藏鐵路大部分路段位於青藏高原,修建難度非常大,西寧至格爾木路段,海拔沒那麼高,地勢也沒那麼陡峭,人口稍微比較多一些,就沿線架設了電網,使用電力列車,大約30公里一個變壓站,控制鐵路上電網的電壓和電流,不過車流密度小、高原地區雷暴天氣比較多,維護成本比較大。

架設鐵路電網成本比較大

吸取了教訓,格爾木至拉薩這段鐵路就不再架設電網,就算不架設電網,成本也很高,沿途穿越的凍土層,在世界排名第一長,沿途還要考慮野生動物的遷徙,架設了很多高架橋。格爾木至拉薩的發車密度比西寧至格爾木還低得多,架設了電網,白白天然消耗的電能也不小,無人區建設變壓站,請人維護的難度都很大。

野生動物在鐵路高架橋下方通過

蒸汽機故障多、提速慢、速度不穩、攜帶燃料多等諸多弊端早已被淘汰。選擇內燃機纔是最經濟實惠選擇,可是我國自主研製的高原列車內燃機並不成熟,2001年,江蘇戚墅堰機車車輛廠纔開始新型高原內燃機車的研製工作。

2002年,鐵道部跟戚墅堰機車訂購兩輛實驗性高原內燃機車,交付的“雪域神舟”東風8B-9001和9002兩臺機車,並前往青藏鐵路進行實驗,結果速度勉強達標,內部還存在很多問題。

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路段平均海拔4500米左右,全年平均空氣密度只有沿海地區的63.4%,氧含量還是差不多的,事實上珠穆朗瑪峯頂的氧含量與沿海地區都很接近,差小,但是空氣稀薄,只有平原的30-40%,絕大部分人都受不了。鐵路最高處唐古拉山埡口海拔5072米,爬坡能力要強。

美國通用公司的NJ2火車頭牽引列車,起步快,在青藏鐵路所有路段都短時間提速到100km/h,格爾木至拉薩一共45個站,如果每個站慢兩分鐘提起速度來,那麼旅客將多花費不少時間,非凍土地帶跑120千米也不喫力,油耗一般。

於是就選擇了美國的火車頭,但是國內車廂結構不匹配美國火車頭,重新生產又要新建生產線,需求總量也不是很大,生產一段時間,要停工很多年,纔有新訂單,廢棄的生產線產生的租金也不低,很不經濟,乾脆一起進口了美國的車廂。

國產高原火車頭

不過近幾年,我國的科研人員也攻克了高原列車內燃機,#公知#宣稱的美國停止供應NJ2火車頭,我國青藏鐵路成爲擺設,不攻自破,就算沒有攻克,也可以用跑的比較慢的火車頭,只是降速了,沒什麼大不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