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9月銀行理財子公司調研16只個股,前三季度調研最多的三隻股現身!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 李娜每經編輯 吳永久

持續不斷地招聘宏觀策略分析師、理財產品基金經理、行業研究人員等多種崗位,銀行理財子公司除了將權益投資委外後,也開始招兵買馬自建隊伍,開始打造自身的權益投研團隊。

打破剛性兌付,無風險收益的下行,提高產品收益率,參與A股上市公司投資,銀行理財走進權益投資也是趨勢所在。

9月調研16家上市公司 A股投資,自然少不了調研上市公司。

Choice數據顯示, 9月,包括招銀理財、興銀理財、浦發理財、交銀理財、建信理財和廣銀理財在內的6家銀行理財子公司調研16家上市公司。其中,招銀理財調研最爲頻繁,9月調研了海鷗住工、開潤股份、北新建材、蘇州銀行、廣電計量、帝科股份、洽洽食品、寧波銀行邁瑞醫療、奇安信合計10家上市公司。建信理財則是共調研了京東方A、穩健醫療、海鷗住工和科博達4家公司。

9月,最受銀行理財子公司關注的上市公司是海鷗住工、德賽西威、京東方A這3家公司。其中,9月24日,招銀理財和建信理財共同共調研了海鷗住工。值得注意的是,9月11日建信理財已調研過海鷗住工。根據調研信息顯示,此番調研主要聚焦於整裝衛浴的產業政策,公司在整裝衛浴全產業鏈方面的優勢和佈局的情況。

而浦銀理財和交銀理財則是在9月22日共同調研了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的德賽西威。此次調研則是聚焦於,德賽西威與理想汽車在智能駕駛領域的合作情況,公司在智能駕駛領域產品落地情況和公司的競爭優勢。廣銀理財和建信理財共同調研了京東方A。調研也是圍繞着京東方A的公司經營情況,技術及創新和新應用拓展等。

銀行理財子公司調研“三劍客” 如果將時間拉長到今年前三季度,你會看到不同銀行理財子公司在對權益市場佈局呈現出不同的節奏。

Choice 數據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銀行理財子公司參與上市公司調研最爲積極的3家,依次爲招銀理財、建信理財和農銀理財。

招銀理財今年前9月共調研上市公司數量達到72次,共涉及55家上市公司。調研的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大消費領域和醫療領域。大消費領域中比較偏愛細分行業領域龍頭,比如良品鋪子、涪陵榨菜等。

若從上市公司調研頻率來看,洽洽食品和海康威視備受關注。資料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招銀理財共調研了4次洽洽食品,分別爲4月9日、5月12日、8月11日和9月10日。從調研的內容看,每次內容都不一樣,在最近的9月份調研中,則是聚焦於益生菌每日堅果的渠道覆蓋率、海外原材料是否嚴重影響瓜子成本、堅果燕麥片城市鋪貨問題,益生菌會不會對原有小黃袋產生分流等9個問題。二級市場上,洽洽食品也趕上了今年以來消費細分領域行業龍頭股的集體牛市之路,股價今年以來一路持續上揚並創出新高。另外,寧波銀行和海康威視今年前三季度的調研都在3次以上。

另外,9月招銀理財發佈了銀行理財子公司首隻風險等級爲R5級的產品——招銀滬港深周開1號。數據顯示,該產品的掌舵者硃紅裕在今年4月和8月連續兩次參加了分衆傳媒的的業績說明會。

建信理財同期調研的上市公司次數也達到了50次,涉及上市公司家數達到了42家。從調研的頻率上看,建信理財在單一家上市公司反覆調研的次數上不是太高,調研的範圍也比較廣泛。信維通信是唯一一家被其調研了3次的上市公司。新媒股份、偉星新材、邁瑞醫療、鴻路鋼構等少數上市公司有被調研。

除招銀理財和建信理財外,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農銀理財調研上市公司數量達到了22次,涉及20家上市公司,其參加調研的方式主要爲參加公司的業績說明會,調研的多屬中小板和創業板上市公司。中航光電和德賽西威是僅有兩家重複調研的公司。

“理財子公司的成立就是基於資管新規下的轉型需求,加大權益方向的佈局提高理財產品收益也已達成共識。剛開始着手搭建權益投研團隊的銀行理財子公司處於起步階段。從各家調研的情況來看,可以看出不同銀行理財子公司權益團隊籌備的情況,以及各家對權益投資重視的程度。”某券商銀行分析人士指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