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看來,導彈就應該是那種龐大的傢伙,似乎導彈的體型越大,威力也就能越大。可實際上,隨着人們對軍事武器要求的不斷升級,許多國家都不再那麼侷限於導彈的強大威力,一些軍事專家認爲若是能研發出一些體型較小的導彈,一定也能帶來不錯的效果。

縱使現在有很多強大的武器體型都不小,可以幫人們在戰場上搶奪主動權,但戰爭都是人發起的,需要人來操作,時刻都要秉持着以人爲本的理念,所以絕對不能忽視單兵的作戰能力。在龐大的武器面前,人的體力是有限的,負重能力是有限的,從這一點來看,減輕武器裝備的重量並保證武器裝備的威力是提升單兵作戰能力的重點目標之一。

在這種需求下,迷你導彈出現在了這個世界,在研發迷你導彈的過程中,專家們的既定目標是爭取讓導彈的體積越小越好,重量越輕越好,但不能以犧牲威力爲前提,最好在做到這些的同時還能讓導彈具備精確制導功能,很顯然這並不容易。

在我國科學家們的反覆試驗中,"袖箭"微型防空導彈被研發了出來,在它身上我們可以看到性能優越的光電制導系統與驚人的打擊精度。從資料來看,它體重4千克,直徑也只有60毫米。當"袖箭"發揮威力時,以3000米爲限,一圈之內的目標都沒辦法逃過它的傷害。

"袖箭"的體積如此之小,放進單兵揹包裏也不成問題,從目前來看,它或許會成爲未來戰場上最受人歡迎的單兵裝備。在某些專家的預測中,如今很難攻克的無人機也許要因爲像"袖箭"一樣的武器而失去地位。"袖箭"具備很不一般的攻擊模式,想要追蹤鎖定目標離不開發射裝置,因爲要用到它身上的瞄準鏡。而接下來的制導攻擊任務則需要依靠然芯片上的光電傳感器來實現了。

若"袖箭"真的將無人機目標擊中,彈頭爆破,預製破片會因此散落開來,造成一定範圍內的強效攻擊,無人機基本就沒有逃脫的可能。早就有專家表示在未來戰場上,無人機會成爲非常有潛力的攻擊模式,美軍關島基地此前發生的事情就是最有力的證據。

爲此,很多人對無人機心生恐懼,若對手採用了"無人機蜂羣"這種成本低廉卻威力巨大的戰術,還真是讓人覺得頭疼,不過"袖箭"的出現再次改變了人們的看法,因爲它對無人機蜂羣戰術能起到一定的剋制作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