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回瀾聽濤

13日早晨,濤君起牀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手機,查看健康碼。

顏色不變,仍然是綠色。

窗外車流聲依舊,路上的行人步履匆匆,該上學的上學,該上班的上班,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像往常一樣出示健康碼,藥店裏的口罩、酒精、消毒液等防疫物資依然滿滿當當、價格平常……從疫情發現到全民動員的這段時間裏,青島這座城市的日常節奏並沒有被打亂,如果說特別之處的話,那就是大家見面後的第一句話變成了:

“你測了嗎?”

重視但不恐慌,這正是青島在疫情面前的全民心態,而這份安心,來自的是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理性認識,更是中國式疫情防控的升級——青島市衛健委12日凌晨通報,青島市已制定並啓動全員核酸檢測方案,3天內對市南、市北、李滄、嶗山、城陽5區600多萬人檢測全覆蓋,5天內對全市檢測全覆蓋。

全省派出的7支210人核酸檢測隊伍和1050人的採樣隊伍,12日已經到位開展工作,再加上青島抽調的醫務人員,目前共有萬餘名醫務人員正在進行全員採樣檢測工作。

而這次舉全省之力全城檢測,不僅是爲了查清這次疫情的源頭,更是爲了還大家一個乾淨放心的青島,就像12日在朋友圈刷屏的那句話一樣:“青島全面做核酸並不是現在疫情有多可怕,而是青島要給全中國人民一個安心。”

根據青島市衛健委發佈的最新數據,截至10月13日15時30分,青島全市核酸檢測已採樣4235438份,已出結果1945252份,除已經公佈的6例確診病例和6例無症狀感染者外,沒有發現新增的陽性感染者。

其中,青島市胸科醫院所在的李滄區已採樣450596份,已出結果192676份,均爲陰性;最先發現3例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所在的市北區已採樣556587份,已出結果286520份,均爲陰性。對市胸科醫院388名職工和在院患者,以及9月份出院後離青的9名患者進行了追蹤,其核酸檢測結果均爲陰性。

針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出租車司機邵某某,已追蹤到青島全部密切接觸者52人,目前全部進行集中隔離觀察,完成2輪核酸檢測,結果均爲陰性。

沒有大規模的隔離與封閉,無論是12日晚的連夜奮戰,還是13日全員檢測的繼續推進,疫情阻擊中的青島,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展現了一副令人安心的圖景:

早上六點半,市南區寧夏路162號核酸檢測點的醫護人員已經開始了採樣工作;

七點半,西海岸新區進企檢測的醫護人員已經到達了雷沃工程機械集團廠區內,爲近2000名職工核酸檢測做前期準備;

八點半,青島大學路小學學生已經排好隊伍,醫護人員開始爲學生進行核酸檢測;

九點半,即墨區墨河公園核酸檢測點,五百多名居民正在排隊等候檢測,76歲的居民楊慧敏做完檢測後,對醫護人員豎起了大拇指;

十二點半,青島科技大學四方校區完成了5900名學生的核酸檢測採樣,嶗山校區完成8962名學生的核酸檢測採樣;青島大學計劃兩天內完成校內所有師生核酸檢測……

家長們擔心的學校、需要運轉的企業與單位、環境相對封閉的大學……這些地方都是青島疫情阻擊圖景中的一角,在市南區130處、市北區133處、李滄區133處核酸檢測採樣點,嶗山區200多處固定檢測點和數十處流動檢測點處等,有序間隔排起的隊伍,市民對核酸檢測的配合,正是對檢測一線的城市守護者們最好的回應。

即便是備受關注的“中風險”的樓山後社區,也沒有“封閉”起來,車輛與人員在查驗口罩、體溫、綠碼之後依然可以順利進出社區小區,社區水果蔬菜的攤位也如日常般開門迎客。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不懈怠也不恐慌,已經成了很多社區居民的共識;而且在12日當天,樓山後社區居民及周邊部分企業職工,已經在社區集中完成了核酸檢測,上班族和未能在社區進行檢測的居民人員,社區也及時發佈通知,要求他們到周邊社區儘快檢測。

青島求實職業技術學院師生依託海爾卡奧斯智慧移動診療車有序進行核酸檢測

值得注意的是,要在短期內完成全員檢測,完成醫療資源的調度與保障,不僅是對城市動員力的考驗,也是一場數字化大考。在這場“大考”當中,青島工業互聯網的力量展露出來:

截至13日中午12時,海爾卡奧斯應急物資平臺已解決膠州市10萬套病毒採樣管和咽拭子短缺問題,可爲100萬人提供檢測;爲青島求實職業技術學院提供1臺智慧移動診療車,助力全校11600名師生進行核酸檢測;支援嶗山區17個檢測點,已檢測6342人次。此外,卡奧斯還協調了300套防護服、100個護目鏡以及醫用口罩、手套、酒精等防疫物資。

也正如12日晚《新聞1+1》節目中,白巖松與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姜慶五連線對話,當談到青島疫情防控與前幾個月的重大區別時,姜慶五連線說:

“非常敬佩青島的疾控專業人員,能夠完成這樣大規模人羣的篩檢,這有賴於技術的提高和青島市政府對技術、器械方面的儲備。但更重要的是,通過前期的工作,有了之前的防控經驗,我們在認識上,在技術上在提高。比如傳染源的管理,密切接觸者的調查和管理人羣的監測,這些更重要。整體防控水平不單單是一個技術的提高,是對這個疾病整體的認識、管控,調查水平的提高。”

而針對網友關於青島疫情是否意味着第二波疫情來襲的提問,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回應稱,這肯定不是中國的第二波疫情,如果青島疫情算是的話,那應該是第六波、第七波疫情了,從綏芬河開始、到舒蘭、北京新發地、烏魯木齊、大連等地。另外一個特殊地方在於,此次疫情爆發正好是處於我們雙節之後,在大家都在慶賀勝利、慶祝經濟復甦的時候。從疫情控制上來看,並沒有什麼特殊的,這時候談第二波疫情,是對自己信心的不足。如果中國堅持目前防控政策,是不會出現第二波疫情的。

面對“青島現在怎麼樣”的問候與“青島安好,青島加油”的鼓勵,青島用數字作答,正在用有序推進的全員核酸檢測來回應,用及時、公開、透明的信息發佈給更多人寫下“安心”。就像網絡上傳播的青島“網紅天團”的雲上發聲:

“青島人有沒有信心?有!”

相關文章